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徐霞客镇

    本文字数:2897

徐霞客镇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科学家、游记文学家徐霞客的故乡。2003年,原峭岐、马镇、璜塘三个乡镇合并,组建了霞客镇,并于2007年更名为徐霞客镇。辖区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占江阴总面积的九分之一,行政村21个,户籍人口10.7万,常住人口13.5万,是江阴的面积大镇、人口大镇。徐霞客镇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徐霞客故居和晴山堂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1550亩徐霞客湿地是目前江南地区保留下来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态水乡。

 

徐霞客故居

 

峭 岐

 

峭岐集镇坐落于冯泾河与白屈港交汇处,现属徐霞客镇峭岐村,旧时集镇以冯泾河为界分称南峭岐和北峭岐。

峭岐在元宋时期还未形成村落,由于地势低洼,仅在今峭岐集镇北部稍高的地方建有猛将堂等庙宇。目前人们谈到峭岐地名,普遍认为峭岐原为萧埼,取“获苇萧森,路径埼仄”之意。在清康熙三年(1664年),峭岐地区撤凤戈乡建镇,下设11保171甲,用“萧埼”两字。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清朝廷将康熙年间的由单(即土地所有权证)重新核实后换发,又将萧埼镇写作峭岐镇,并且是正楷印鉴统一盖上。自此,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中,民间一直将两种地名混用。新中国成立后,就很少有人再用萧埼两字写地名了。

那么,峭岐是何时形成村落,又怎样演变为集镇和乡镇所在地的呢?峭岐有座有名的桥,叫东木桥,顾名思义,此桥在集镇的东边,是木质桥。而东木桥原来叫参桥,因为此桥两边均是低洼圩田,在低处建桥,桥下还需行船,故桥洞要有一定的高度,那低洼处突出一座桥梁,故名参桥。建参桥,已是明中叶的时候,参桥建成,便于行人,促进了商贸。其时江阴东乡的棉纺织等手工业兴起,蚕茧也普及到农家,这些手工业品需要作为商品交易,到峭岐后,便在参桥堍歇息,如有人买便就地出售,日久便逐渐引来更多的人脉。有些人看出了潜在商机,便在桥堍旁置田建房,渐成商铺村落,再久而久之,遂成为集镇。成为集镇后,它的地域优势及交通优势就优于南峭岐,因为峭岐东北部的村落远比西南部的密度高,而且东部手工业比西部发达,后来北峭岐规模就超过了南峭岐,随之,政治、文化中心就逐渐移到北峭岐。

传说,峭岐由于这个地名,曾经免遭一次灾难。那是明朝末年,清兵入关一路向南杀来,到江阴却遇顽强抵抗,即“江阴八十一日”,可清兵到了峭岐附近,知道了前面是峭岐,便撤兵走开。原来清兵又叫旗兵,而峭岐谐音“消旗”。清兵认为此地对他们不利,便绕开了这个地方。

 

原峭岐集镇雕塑

 

马 镇

 

马镇,同无锡惠山区堰桥镇隔河相望。马镇有三层含义:一是指马镇行政村境域内的马镇集镇,二是指马镇行政村,三是指原来的马镇镇。

马镇的地名源于宋代,原本是指马镇集市。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攻占汴梁,徽宗钦宗被掳,赵构南渡长江,迁都杭州,建立南宋。江阴位处长江咽喉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宋庆元五年(1199年),江阴知军叶篑在澄江新津门(江阴东门)建造驿站,设东、西两条驿道,驿道上设急递铺。东路驿道在马镇境域内设有杜店、后马两个急递铺。宋廷规定,凡朝廷命官,不论职位高低,都可以经急递铺投寄书信。臣民凡有事关重大的情报、建议,也可由急递铺转送朝廷。急递铺的功能近似于近代邮局。

宋代的邮驿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三种。步递传送一般文书,马递传送紧急文书,急脚递传送紧急军事要件。马镇地区是江阴、常熟两邑急递交接之处,且同无锡堰桥有大河相隔,必须用汛船(宋代由士兵操控的船,士兵亦称汛兵)摆渡,为此在大河北侧建立了驿站,供急递铺驿递人员住宿歇息,日久形成集市,因这里是江阴、常熟两邑的驿马交接之处,所以称集市为“马镇”。

马镇集市濒河而建,占地数十公顷,商贸繁华,明时毁于倭。明景泰丙子年(1456),徐霞客十一世祖、解元徐泰出资在大河上建造了马镇大桥,马镇大桥东西两侧石柱上分别刻有对联。西联为“蟹爪浪汹银,万斛水流巡北渚;虹腰波映玉,一举山势接西胶”。东联为“砥柱锁鲸波,百须绿将芦荡远;咽喉呼鸭浪,一泓碧傍竹村流”。两幅对联贴切地描绘了马镇大桥附近的地理形状,把流水、白浪、螃蟹、石桥、山水糅合在一起,自然、平实、真切,富有诗情画意。马镇也因此成为江阴与邻邑间的水陆交通要道。

清康熙三年,重划镇保,拆金凤乡为二,其一为马镇镇,因有马镇集市而命名。清邑志记载:“马镇,地势高下错置,南滨大河,与梁溪接壤。旧市明李毁于倭,今贸易多涉青阳、璜塘诸邻镇。”

马镇的地名沿用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尽管朝代更替、区域调整,但马镇这个名字一直未改,从起初的马镇集市,到后来的马镇乡、马镇公社、马镇镇及现在的马镇村。

马镇人文荟萃,人杰地灵。马镇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游记文学家徐霞客的故乡。徐霞客旅游考察长达33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是世界岩溶地貌考察的先驱,被称为千古奇人,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书。第一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中共上海区委军事委员的奚佐尧烈士,是马镇北渚街人。他投身革命即为家,忠于党的事业,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被捕后仍“神态自若,态度安详,毫无惧色”,显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马镇还涌现出了江苏省名中医邢鹂江、许履和,全国爱国丰产模范唐宝铭等先进模范人物。

 

马镇湖塘老街一隅

 

璜 塘

 

璜塘古称金凤乡,缘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有凤止于慈云寺树,飞鸣而过,以凤命乡。唐太和中(约公元831年),常州刺史韦缜有“凤巢烟林”之句,宋明两代咸以金凤名乡。

金凤乡南有流黄市,北有皋岸市,中间的黄塘市跨黄溪河而建。乡间黄有黄落不成功之意,后人将“黄”改成半壁玉的“璜”字,从而黄溪、黄塘变成含有富饶、吉祥象征的璜溪、璜塘。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璜塘镇。璜塘这个地名,最早见于明嘉靖《江阴县志》。1913年易镇为乡,其间历经迭变,又于1958年为璜塘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1988年改为镇。

据传,璜塘始建于离现镇区约一公里处西南的璜塘滩上附近,故那里至今还有璜塘桥、璜塘街、璜塘滩,不远处有“走马塄”的美传。在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璜塘桥附近出土了大量油缸、古瓷之类物品。清代因璜塘桥处河面宽阔,地质松软等原因,逐移建之朱港塘桥(后改称迎远桥、同福桥)南北。

出生于璜塘镇的地理学家王维屏于1935年编撰的《江阴志略》,把璜塘一带的地理环境称之为璜溪平原,称:“邑之南境,有水曰璜溪,璜溪四周,早潦稀少,马镇、璜塘二乡向为产稻名区。溪滨芦塘弥望,名蟹佳虾,产量甚富。金爪团蟹,著名邑中。两岸田弥望,叶厚而润,故平原之内,家家种桑,户户养蚕,为农民一大利源。”清代名人徐方高《璜塘镇上即事》诗曰:“萧然一水石桥横,市小稀闻鸡犬声。近览并无乔木古,遥瞻惟见野烟平。艰难编户渔商业,狼藉丰年醉饱情。送客河干心恻怆,居夷浮海叹吾生。”可见当时璜塘的情景。

璜塘还以“江阴无状元,璜塘四进士”自豪。王瑞之,字献夫,号思桂,磺塘东常人,《江阴科名录》载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人,明正德三年(1508年)为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贵州按察司金事。张育葵,字午卿,别号霖林,璜塘流璜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广东曲江县知县。还有两个乡贡进士,一个叫张之保,号耐庵,璜塘楼下人;一个叫张朝珍,璜塘楼下人。

 

原璜塘镇镇标“金凤”

 

峭文 陈泉兴 张明福 李依茜 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