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汛期提前,南京今年可能有大洪水
一批水利工程近期扫尾
阅读数:857 本文字数:1103
本报讯 (通讯员 童志忠 记者 赵叶舟) 记者从长江防总获悉,由于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1成到5成,局部地区将偏多8成,这意味着南京可能在今夏遭受大洪水侵袭;而据来自南京防汛指挥部的消息,今年早些时候,南京已追加投入7000万元进行防汛消险工程,城区积水“重灾区”正在进一步梳理。
据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介绍,始于2014年9月的本轮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将于今年5月结束,其特征与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高度相似,截至目前已给我国带来了明显影响。其中包括去年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9摄氏度,创下历史新高。
去年底南方出现罕见冬汛,长江流域有3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今年以来,广东、福建、广西和江西四省份出现强降水,以致95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相关专家指出,罕见冬汛和早春汛既是预兆也是警钟,今年汛期可能提前。据了解,江西防总于3月23日就宣布全省正式进入主汛期,并且长江流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要求沿线城市以防御“‘98’+”大洪水为目标,确保长江安全。
资料显示,史上两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1982-1983、1997-1998)都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此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从2014年9月开始发生,已持续18个月,极有可能带来特大洪水灾害。
去年汛期,南京部分片区出现险情,随后南京政府部门追加7000万元投入用于防汛销险工程,目前工作仍在推进之中。南京市防汛指挥部相关人士介绍,在本月底下月初,南京市、区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将“集结”到位;结合汛前检查,目前正在逐一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同时,今年城区防汛划到了市防汛指挥部统一协调管理,目前相关机构对城区玄武湖调水工程、秦淮河七桥瓮段等工程进行排查,并正在对南京城区积水点情况彻底“摸底”,进行汇总后将向市民通报。
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南京长江防洪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秦淮河作为南京的母亲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由于开发占用、大量桥梁建筑阻水等原因,下游河道泄洪能力已严重不足,每到汛期,沿河防汛压力大,市民出行会“遇海”。根据省水利厅编制的《秦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秦淮河下游河道需泄洪约1700立方米/秒,而目前现有外秦淮河、秦淮新河两个出口行洪能力仅为1400立方米/秒,缺口300立方米/秒;对照《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主城防洪标准需达200年一遇,秦淮河下游的洪水出路更显不足。据悉,目前秦淮河东河工程正在施工中,其起点位于秦淮河上坊门和七桥瓮附近,通过拓浚现有支流和新开部分河道,在主城东部栖霞区境内连通长江,线路全长53公里,设计分洪规模300立方米/秒。此外,去年开工建设的九乡河口闸站枢纽和2.62公里河道拓浚以及与地铁四号线交叉应急处理工程计划近期完成,专家表示,这些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南京主城和仙林、东山副城防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