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从《消失的她》看——
如何鉴赏翻拍影片?
本文字数:3207
《用心棒》与《荒野大镖客》
《无间道》与《无间道风云》
《十二怒汉》,《十二怒汉:大审判》与《十二公民》
2023年6月22日,由陈思诚编剧并担任监制的电影《消失的她》在全国院线上映。在该片豆瓣电影简介以及一些宣发推文中,都可以看到这么一句话:“本片改编自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
在陈思诚监制的电影中,有不止一部翻拍自国外电影,例如《误杀》和《误杀2》就分别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和美国电影《迫在眉梢》。
相比之下,《误杀瞒天记》和《迫在眉梢》本身就是有着不小知名度的成熟商业片,《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则冷门得多。更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消失的她》是一部纯粹的悬疑片,其改编对象《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却是一部有不少夸张表演的喜剧+悬疑电影。反倒是1986年的美国电影《失踪之谜》,在剧情和整体风格上与《消失的她》几乎如出一辙。
其实,无论《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还是《失踪之谜》都是翻拍电影——它们都源自法国剧作家、导演罗伯特·托马斯于1960年创作的四幕侦探喜剧《孤独者的陷阱》。这部剧作在巴黎演出之后大获成功,使托马斯一夜成名。随后,这个剧本的电影改编权更是卖出了10余次。连“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都曾经表示想要把这个故事翻拍成电影。
不过,这部1960年创作的剧本,也不是这个故事的最初源头。早在1945年的美国黑色电影《冲突》当中,就出现了类似情节。而这部电影则源自戴维·曼纳斯在194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杀手的守护者》。有证据显示,罗伯特·托马斯在1960年写剧本之前就知道该电影或者小说中的至少一部。
这段跨越八十余年的溯源,延伸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电影翻拍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可以如此复杂?
一
电影翻拍是伴随着电影的历史一直存在的。
早在电影诞生不久的1918年,就出现了世界上首部翻拍电影《红妻白夫》。该片讲述英国贵族温盖特因为躲避罪行逃到美国西部,与印第安女孩纳图里奇走进婚姻,翻拍自1914年的同名电影,到了1931年,这部电影又被翻拍了第二次。
有趣的是,以上这三部《红妻白夫》的导演,均为塞西尔·B·戴米尔。而同样诞生于1914年且同样由塞西尔·B·戴米尔执导的电影《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在此后的一百余年里被翻拍了12次。其中最早的一次是1921年的同名电影;最近的一次,则是2018年由闫非和彭大魔执导,沈腾、宋芸桦、张一鸣主演的《西虹市首富》。
12次远远不是单部电影被翻拍的次数之最。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在2016年上映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已经有24个翻拍的版本上映,也让原片凭借“被翻拍次数最多”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百余年间,不计其数的电影被翻拍,这其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事故,最为著名的当数赛尔乔·莱昂内与黑泽明之间的那段公案。
1964年,赛尔乔·莱昂内执导了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西部片《荒野大镖客》,当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看到这部电影之后说道:“这是一部好电影,但是这是我的电影。”
黑泽明所说的“我的电影”,指的是1961年由他执导、三船敏郎主演的影片《用心棒》。而《荒野大镖客》和《用心棒》的主要区别,仅仅是把故事的发生地从日本小镇搬到了美国西部小镇、把日本浪人换成了西部牛仔。黑泽明和《用心棒》的编剧菊岛隆三就此提起诉讼,面对诉讼,莱昂内的反应却是一阵窃喜:“黑泽明说我拍了一部好电影啊!”
最终,双方达成了庭外和解。黑泽明获得了《荒野大镖客》全球票房15%的收益外加10万美元的赔偿以及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发行权。事后黑泽明承认,他从《荒野大镖客》中得到的收益比《用心棒》还要多。
翻拍在电影行业如此常见,与商业电影的制作模式有关。一部电影的诞生,在通常情况下,要么是编剧拿着剧本四处找投资人,要么是制片人拉到一笔投资,找编剧开始写剧本。这就导致,在电影真正制作完成之前,难以预知最终拍出来的成品会是什么样的。而一部商业电影各方面的投资都是巨大的,如同一场高风险的赌博游戏。回顾电影史,随处可见因为一部电影的商业失败而一蹶不振、被别的电影公司收购,甚至直接破产的例子。而翻拍片可以让制作方在开拍之前就看到成品的大致模样,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业风险。
二
另外,好的故事,从古至今都是稀缺资源。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剧作家乔治·普罗蒂就提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进36种模式。从这个角度考虑,翻拍已有的成功作品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虽然称之为“翻拍”,说到底还是要从头开始制作一部电影的。因此,翻拍的英文是“remake”,重新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演员、场景、服化道、摄影调度这些环节,都需要像一般的原创电影一样从零开始筹备。翻拍中现成的部分,基本上只有被翻拍原作的故事和讲故事方式。
因此,会被选中翻拍的电影,一般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或者出人意料的反转。而且,这个故事要有很强的可移植性。观众的口味和喜好,会因所处年代以及国家地区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就要求被翻拍的原作故事能够超越这些差异,打动不同年代和地域文化的观众。前文提到的《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和《完美陌生人》就是其中的典型。
除了选择可移植性强的“万能”电影,更多的电影翻拍,考虑的是原作的时代、地区特点与翻拍者当时当地的相似性。
就像《用心棒》和《荒野大镖客》,虽然一个是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年代剧,一个是美国拓荒时代的西部片,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对于小镇上的人们来说,这两个时期都是不存在什么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动荡时期。那时的浪人武士和落魄牛仔,是行侠仗义还是恃强凌弱,完全在个人一念之间。正是因为这种底层社会形态上的相似性,才使得《荒野大镖客》用美国西部背景可以把一个日本故事讲得如此自然。
类似的例子还有马丁·斯科塞斯翻拍自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无间道风云》。后者的故事背景搬到了美国波士顿南部,当地的意大利、爱尔兰裔黑帮与香港过去的黑帮有许多相似之处。最终,该片于2007年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多项大奖。
三
就像为了适合当地人口味,美式中餐搞出了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海派西餐搞出了上海沙拉、金必多浓汤,电影翻拍无论主观还是被迫,都会对整个故事做一些本地化处理。
翻拍自李安电影《饮食男女》的美国电影《玉米粉圆饼汤》,将原作的中国家庭故事搬到了美国墨西哥裔家庭中,原作中郎雄扮演的中餐大厨老朱变成了墨西哥大厨,原作开场老朱杀鸡宰鱼手打肉丸的经典做饭戏,变成了男主角摘辣椒、摘西红柿,调配各种墨西哥酱料。
这种本地化的改动,带来了翻拍片与原作之间的文化差异。
典型的例子来自美国电影《十二怒汉》。这部1957年的影片,讲述了12位陪审员对一起谋杀案的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辩论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探讨了美国的陪审员制度,也展示了12名陪审员之间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和较量,因其精巧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刻画,中日俄三国先后翻拍了这部影片。
其中,中国版的《十二公民》和俄罗斯版的《十二怒汉:大审判》都对原作的人物背景和冲突模式做了大量改动。例如,在俄罗斯版当中,嫌疑人和被害人的身份分别被设定成了车臣男孩和他的俄罗斯军官养父。而在中国版中,案件的嫌疑人是某房地产商收养的富二代,其生父是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做出这些改动的原因在于,《十二怒汉》故事本身最大的张力是通过陪审员们的争论展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因此,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身份,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
日本版片名为《12个温柔的日本人》,就连电影风格也做了显著改编。该片编剧三谷幸喜把日本版《十二怒汉》写成了一部无厘头喜剧,其中充满了日本人特有的装傻、吐槽的漫才式幽默。而让这种改编能够成立的前提,是日本人那种独特的“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处事逻辑。由此,《12个温柔的日本人》也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回到电影《消失的她》。对比这次的翻拍和之前各个版本,能发现这部电影所做的各种改动,例如对悬疑戏份的弱化,对推理过程的降维,以及对性别议题的强化。这一切,可以看作《消失的她》的主创对当下这个自媒体、短视频环境下人们习惯和喜好的预判。而该片日渐高涨的票房成绩,与不同平台日益分化的评分口碑,也蕴含着这种选择的种种得失。
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