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协商搭台 成长有道 激励见效
双环齿轮“能级工资”助力职企迈上共富“快车道”
本文字数:874
本报讯(通讯员 卢克余 朱丽丽)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是淮安市淮安区首批产改试点企业。公司坚持创新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他们搭建协商平台,畅通成才渠道,建立激励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职工和企业共同迈上共富“快车道”。
公司工会通过集中学习、专家座谈、专题辅导等形式,让企业和职工对集体协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细化指导,规范操作程序,指导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就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增长水平等事项依法进行平等协商。还通过协商将职工的技术技能等级、发明专利和创新成果等纳入“能级工资”的协商内容,将各类津贴奖补与“能级工资”挂钩,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形成更好的正向激励机制。
公司实行“导师制”培养,坚持任职资格认证、技能培训、技能考核三者结合,对导师和职工同步考核,并结合导师授课培训数量、培训成果发放相应金额的培训津贴。定期对职工进行轮岗培训,每多掌握一个操作技能,职工享受每月100元“多能工津贴”。近几年已有100余人享受了“多能工津贴”。公司每年针对不同岗位定期开展多工种技能比武,成绩优异者给予升职加薪,靠档发放技师津贴。截至目前,累计认定初、中、高级工91人,均已享受为期两年的技师津贴,最高者每月达1000元。为鼓励职工参加国家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评,公司对获证职工等级发放证书津贴。员工在工艺技术、质量改进、管理提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重点环节开展创新创造行动,公司特意设立4个级别奖,最高给予5万元的奖励。
自推行“能级工资”以来,无论是公司效益还是职工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额、产值分别同比增长7.1%以上,利税达1.07亿元,同比增加268.96%。2020年至2022年,职工年平均收入由8.5万元增加到9.5万元。公司制定合理化建议、创新管理与激励制度,近三年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000余件,产生收益3200余万元,大大节约了公司运营成本。公司还进行了激励分配制度改革,将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扩展至在公司(含下属分、子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以及优秀员工等,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达407人,让职工们在共建共治中共享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