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邓兴亮:不断突破石油工程技术的尖兵

周浩然 王槐艾

去年底,11亿吨页岩油资源在苏北盆地被激活的新闻,一时成为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而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第一口页岩油井——铜页1HF井之所以能顺利出油,多亏了项目负责人邓兴亮带领员工,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该井连续油管全部24个桥塞的扫塞作业,创下油田页岩油井连续油管扫塞施工的新纪录,他也因此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油田劳动模范。

邓兴亮原本是连续油管技术的外行,四年前,江苏油田工程服务中心开发利用连续油管技术时,邓兴亮还是一个“不懂技术、不了解设备、不熟悉环境”的“小白”。热爱钻研的邓兴亮主动请缨来到一线,白天在井场上四处学习请教,熟悉了解设备参数,晚上积极和厂家人员沟通,掌握连续油管设备性能。不出三个月,他就完成了从一个连续油管技术“小白”到“大拿”的华丽转变。

为了提高连续油管施工效率,降低故障复杂率,保证连续油管和钻磨工具能够顺利下放到位,邓兴亮牵头成立“技术+工具+研发”为一体的连续油管“一趟钻”技术工艺小组。页岩油施工井的井深动辄近6000米,高温高压的作业环境给工艺小组带来极大的考验。邓兴亮使用专用钻磨减阻剂和耐180℃高温的井下工具组,最大化减少井底压力对连续油管下放过程中产生的阻力,通过工艺优化不断加快扫塞的施工进度,刷新一个又一个连续油管页岩油钻塞作业新纪录。

2021年3月,工程服务中心接到东北局重点井北201-4HF井破裂盘桥塞打捞和复合桥塞钻磨等连续油管特殊作业任务,这项任务前期已有其他队伍接触过,都因难度太大而放弃。面对空前的困难,邓兴亮带领技术人员先后攻克13道技术难关,创新改造9个井下工具,创造了东北局3项施工新纪录,最终恢复了该井的产能,目前日产气2万方,一直稳定生产,效益显著。

去年,江苏油田加大页岩油的开发力度,作为连续油管技术“大拿”的邓兴亮当仁不让地冲在了一线。金湖凹陷区坤页1HF井完钻垂深2000米后,井筒温度不高,桥塞几乎没有溶解,整体施工难度增加。尤其是钻遇第六个桥塞时,多次调整钻压、泵压、排量,连续尝试5个多小时均无明显进尺。邓兴亮立即组织大家召开“诸葛亮会”,并协同其余单位、部门领导共同商议对策,最后判定是钻遇大块胶皮,因大直径磨鞋返屑效果差,切削能力不足,下部胶筒跟转导致进尺缓慢。确定原因后,他和工友们立即制定方案,更换小直径五刃磨鞋,同时做好防卡措施,仅用40分钟就成功钻穿第六个桥塞。

这两年,邓兴亮在连续油管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的同时,还在连续油管扫塞中废液回收降本增效上做足了文章。白天,他蹲守在现场观察返出液的液性,并制作图表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晚上,他将自己关在值班室里,绞尽脑汁设计图纸。就连上班路上同事们打招呼,他也像没听到一样。一个多月里,邓兴亮先后查阅了国内外近百本期刊、起草了50多份方案,经过反复对比试验,终于采用沉降罐+8组立罐组合+在线配液循环再利用的工艺技术,解决了循环液排放问题。这一技术将废液回收费用降低了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