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史先柄:恪尽职守为匠心
本报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于鹿
又是一个工作日,徐州丰成盐化工有限公司污水主管兼安全员史先炳早早来到公司,换上蓝色工作服、戴上红色安全帽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工作。在水处理中心巡检时,他拿着工具敲了两下供氧设备,然后把耳朵贴近听有没有异响。他笑着告诉记者,这些设备都是“老朋友”了,有没有出问题敲一敲、听一听就知道。
90后出生的史先炳,担任公司污水主管兼安全员已经8个年头。每日除了负责生产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还需要针对设备出现的突发故障一一进行排除。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论在哪个领域,做什么工作,只要怀着一颗‘匠心’,像辛勤的园丁呵护花朵一样付出心血和汗水,精准灌溉,人生一定会出彩。”史先炳说。为了能在污水处理领域取得突破,史先炳在工作之余,申报了环境工程助理工程师并取得了资格证书,还考取了危险化学品管理员资格证、特种设备管理员资格证。为了更好地适应安全管理工作,他还积极备考国家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凭着这股钻研劲儿,史先炳在给排水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特设管理等方面样样精通。他还进修汉语言文学第二本科学历,立志做到“文武双全”。在史先炳的影响带动下,水处理中心陆续有11人参加了学历提升。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史先炳不仅制定了水处理中心人员安全网络图,落实本部门全部职工参与全员排查制度、持续改进制度、创新提升制度,还对本部门排查发现的隐患开展评估、确认、挂牌、整改、验收等一系列工作。他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督促水处理中心各岗位开展岗位评价、班组评价和分厂评价活动,制作“三图五牌”。
2021年,公司共制作各类受限空间标识牌、警示牌共计152块,各类警示牌的张贴时刻提醒员工,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干净通畅的雨排沟是公司整个生产区度过雨季的关键。在巡检时,史先炳发现,雨排口多级过滤池底部淤泥和杂物要彻底清理,于是迅速动员污水处理站员工进行清污。
由于多级过滤池属于受限空间,在进行清理前,史先炳先对员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对多级过滤池进行了危险源辨识,进入前还对水池内气体进行取样检测,严格执行操作票审批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史先炳第一个下到池内,他拿着铁铲穿着雨靴,一铲一铲把池子的每个角落清理干净。雨水中,他浑身沾满泥水和汗水的身影,在干净畅通的雨排沟渠里格外显眼。最终,在史先炳的带领下,雨排通道畅通无阻,让公司顺利度过汛期,保证了安全生产。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在全力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史先炳利用自己所学专长,对公司水处理中心污水站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022年1月初,水处理中心污水站MBR膜出现产水量小、产水负压高、出水浑浊等现象,经过多次在线化洗仍不能解决问题。按照以往的做法就是打申请,采用离线化清洗再重新装上,史先炳始终觉得不稳妥。经过一番思索,史先炳组织污水员工拆检开一组MBR膜,发现膜片之间形成了板状泥,同时部分膜片也存在结垢现象,找到了影响这次产水的主要原因。史先炳提出,采用离线化洗与单组膜拆除手动刮泥相结合的综合清洗方法。这种方法以前从来没使用过,由于膜的表面十分脆弱,出于保护膜片的考虑,史先炳组织中心内部人员加班加点,把15组膜2700个膜片每一片都拆出,清理掉上面附着的板状泥和油污,并对破损的膜片出水管进行打结处理,再经过酸洗加碱洗后,膜片焕然一新。相比于之前的方法,清理得更干净彻底并省下了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