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苏矿业:“五比”劳动竞赛促进提速提效
本文字数:1852
近日,江苏油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江苏矿业)以“比速度、比安全、比质量、比效益、比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干二季度,冲刺双过半”专项劳动竞赛,进一步筑牢工程作业板块的安全根基,推动技术创新,强化质量管控,提速提效成绩显著。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作业160井次,其中侧钻5井次,获“油田内部作业队伍月度排名考核”王牌队称号8队次。
筑牢防线,人人争当安全先锋
江苏矿业工程服务作为安全环保施工的重点领域,在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活动中,突出责任意识,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践行“225”有感领导和“今天我是安全员”活动,激发了全员“我要安全”的主人翁责任感。
黄珏分公司抓实现场安全管理,利用旧电视设立多个安全监控督查点,对重点风险工序加强现场督导;利用每周安全例会,针对性地及时开展隐患治理情况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基层班组创新开展“今天我是安全员”活动,引导员工人人作则,守牢生命底线、守好安全之责、筑牢安全堤坝,提升现场安全环保水平。
韦2-24井是一口日产2.1吨的高产井,原计划3天的检泵施工在五一长假前完工,但在鉴定生产管柱时临时增加了刮削、酸化等工序,将施工时间拖至假期中,而按照“节假日期间危险品车辆严禁上路”的相关规定,这将无法把盐酸、氢氟酸等施工用料送到现场。对此,黄珏分公司召开生产运行、技术和作业三队的专门协调会,在安全平稳地完成了管杆回收、领油管、刮削洗井、磨铣施工等工序后,于28日酸化如期进行,并连续强抽汲排酸,于5月3日该井顺利挂抽生产。
试油队则用3天时间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庄13-12井的检泵任务后,当天搬家至韦2-56井检泵作业,起完管柱发现尾管因腐蚀断落井筒,又立即落实方案,细化流程,安全护航,连夜打捞,并在施工期间接受油田设备大检查。4月份顺利完成维护作业4井次、措施作业2井次。
技术引领,侧钻施工再创纪录
5月3日23:00,利源作业分公司侧钻一队正在施工的侧闵14井,随着修窗施工的顺利结束,油田首次小井眼双层套管开窗作业成功创造新纪录。
侧钻工艺是利用油水井原井筒的一部分套管,并在套管的某个位置上打开一个窗口,再进行钻井的一种工艺技术,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钻井工艺。而侧钻井比较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要在原井套管上先成功“打开一个窗口”,然后才能进行钻井施工。
侧闵14井与常规油层套管开窗相比,存在油层套管外面还有一层技术套管(就相当于要用开窗工具同时“剥开两个鸡蛋壳”);外面技术套管的钢级比里面油层套管的钢级更高开窗难度更大(也就是说外面的“鸡蛋壳”比里面的“鸡蛋壳”更硬);开窗工具斜向器斜面方向角度有限制(既不能钻向两“蛋壳”间隙最大上方,也不能朝向两“蛋壳”间隙最小下方,否则难以确保开窗成功)等3大施工难点。
对此,江苏矿业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一起,针对施工难点,设计加工了硬度级别更高的开窗工具,同时采用陀螺精准定位斜向器方位,确保最佳方位角,并提前预判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细化施工参数制定预案。最终,与常规油层套管开窗相比仅用60小时,比原设计开窗时间节约了36个小时。
侧闵14井的成功开窗,为今后同类型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江苏矿业正研究攻关双层套管开窗技术,目标是两趟钻或一趟钻完成开窗施工,将开窗时间降到48小时以内。
优化运行,提速增量提质增效
江苏矿业利源作业分公司小修作业面对井距远、战线长、困难多等不利因素,通过及时与采油厂沟通协调,并合理调整班组,优化人员队伍,实现了生产无缝衔接和连续施工;同时将真武保障车队和邵伯各后勤部门优化组合,成立生产保障队,对车辆、油料、设备维修等重构管理流程,提升施工现场的保障能力,4月份以来共完井17井次,其中复杂措施井14井次,永42-7检泵井实现2.5天完井,作业一队实现人均劳效6.1万元。
在质量管控上,带队干部坚守现场带班指导,确保施工一次成功率。面对浙江油田丰探15H1井多次作业未成功的情况,利源作业分公司从工具选择、改进到现场把关,仅用4次管柱优质高效完成720米的钢丝绳打捞工作,顺利交与甲方。分公司还严格要求基础数据的取全取准率,对大直径工具的限速起下进行专项监管,4月份分公司小修145道工序,仅有2道工序未达到设计要求,工序一次合格率98.62%。
与此同时,黄珏分公司作业队伍不甘示弱,带压二队主动请战到采油一厂陈堡区块施工作业,当接到永安油区高产井侧永43-3A井检泵任务后,副队长李磊一面赶赴现场踏勘,一面着手组织安排长距离搬迁到位,并排出了生产运行表,倒排作业时间,在起出管杆后及时和甲供料、油管厂沟通备料,仅用2.5天时间恢复生产。截至目前,黄珏分公司共完成作业71井次,其中带压作业10井次,湖区水陆联运施工5井次,施工平均时效达70.41%,人均劳效18.6万元。
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