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省教育考试院、省反诈中心重要提醒:谨防高考诈骗

    本文字数:1137

本报讯(记者 鲍晶)2023年高考已顺利结束,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省反诈中心联合发布涉高考诈骗重要提醒,出现以下情况均为诈骗,切勿轻信。

免试入学。在招生录取诈骗中,最常见的就是不法分子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特殊渠道”等幌子,声称可以“特批”、换取“内部指标”“点招名额”或“计划外指标”等,向考生和家长作“交钱就能低分高录”的虚假承诺。他们会通过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向家长索取“定金”。一旦家长轻信骗局,转账汇款,等到的只能是伪造的通知书,或是直接被骗子拉黑。

提前查分。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查询分数”的网址链接。不少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忍不住点开网址链接,在其中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信息等,被骗子直接转走钱财。另外,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一定的费用查询分数,收到转账后便会将家长直接拉黑。

内部改分。每年高考后,都会有不法分子通过散布考生“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涉诈信息,声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

高校提前招生。提前批次的军警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每年招生形式都会有所不同,不法分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志愿填报内部数据。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收取天价咨询费。

申领“助学金”需先交押金。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自称为教育局或高校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手续费,实则是骗取资金。

省教育考试院、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合提示:

1.考生收到录取信息确认表或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核查,也可到市、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2.可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也可以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3.如有招生人员联系考生或家长,请多加留意,看前来招生人员的承诺是否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悖。任何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承诺,都有被骗风险。

4.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行为或另行收取中介费、活动费的行为,都要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5.我国高考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