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土”博士的家国情怀

——记“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玉婷

梁玉婷本硕博均毕业于清华大学

通讯员 沈教科

“土”,两横一竖,形象、简洁、直观地展示百谷草木丽乎上的状态。土,作为一级汉字,与其上下左右都可以混搭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字,赋予新的使命意义。土,随处可见,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容易被忽略,那么寻常又默默无闻。土,又是那么的珍贵高贵,国土、领土,土地对于14亿多国人来说,960万平方公里寸土尺金,承载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梁玉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从学士读到博士,2007至2010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基因组研究所从事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方向为土壤微生物组学碳氮转化与土壤健康培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年来在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形成与稳定机制方面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不同气候带典型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碳氮耦合转化功能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对耕地保育和促进农田土壤碳固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服务服从于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需求?无数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贡献智慧力量。今天是科技工作者日,记者带领广大读者走近一位矢志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女科研专家梁玉婷。

学业:生逢盛世当自强

20多年前,梁玉婷满怀憧憬,走进了清华园,选择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起,她就开始跟着导师做土壤方面的相关研究。随着硕博连读后对土壤的深入学习,这个上大学前从没下过农田的城市姑娘,从此与“泥巴”结下了不解之缘。1克土壤中通常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微生物,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随意一小块泥土,微观世界里都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神秘又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里,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科研人员去探索研究。

正因为这些小生命,肉眼看不到,又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梁玉婷感叹: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扰乱了整个世界。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而众多的土壤微生物,则有可能改变大片田地的收成。全球每年因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高达20%,其中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最为严重,土壤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壤中尚有许多未解之谜,牵引着广大科研工作者们不断向前探索!

谈到从事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梁玉婷感到自己生逢其时,能够为“三农”做点实事,无比欣慰自豪。“如果没有祖国的强大,我一个普通职工家的孩子,怎么可能有机会在清华园,一读就是九年,并两度出国深造。”

如今在中国土壤科学的发源地、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学习,前有熊毅、席承藩、朱兆良等老科学家的引领教诲,后有一大批后起之秀的热切期盼,梁玉婷不禁感慨:总有个声音提醒我在这个群体中多学一些。这里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有最好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这里集中了很多各有所长的优秀科研工作者,重大科研项目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高层次学术研究报告一个接一个……

“在这个群体中学有所用,每天似乎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新课题,能够参与到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地力提升等全局性的国家重大项目之中,成为土壤学研究‘国家’队的一员,幸福又幸运!这些年来,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为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做了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我感到每一天都非常充实!”梁玉婷说道。

事业:青春作伴好飞翔

在学生眼里,梁老师似乎是一个永动机,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总是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与研究。

姜美彤是安徽大学保送到土壤所的研究生,跟随梁玉婷从硕士读到博士,朝夕相处已经3年多时间了。说起自己的导师,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她来土壤所参加研究生面试的场景。“第一次见到梁老师,感到她特别干练,目光柔和自信而亲切。面试时有一位老师提的问题,由于特别紧张,没听清说了什么,梁老师在一旁及时善意提醒,化解了尴尬,后来非常庆幸地成了梁老师的学生。”她讲述了几个感人细节。

梁玉婷从家到单位乘坐地铁大约需要40分钟。由于同路,课题组的同学们往往会在地铁上遇到梁老师。“每次看到老师,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靠着,她总是在专注地阅读,仔细阅读后,这些前沿资料便会第一时间分享给我们。”中午她常常到实验室给盆栽浇水,并帮学生认真记录相关数据,让学生们多休息一会儿。有一次她的孩子发烧,正在医院看医生,即使这样,她也不忘打电话关注实验进展。每当遇到情感方面的小心思,姜美彤也愿意找梁老师倾诉,得到梁玉婷“知心姐姐”般的引导开导。

学生黄伟根是兰州大学考入土壤所的研究生,第一学年主要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基础课。虽然相隔千里,但梁玉婷要求学生每周都要与她沟通,汇报学习研究进展,她也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跟进,悉心指导。有一次黄伟根根据课题进展,草草地制作了一张概念图,梁玉婷并没有批评他的粗制滥造,而是耐心地对他说,假如我制作这张图,会怎么做;假如我是读者,又会怎么看这张图?从图表比例的大小,颜色的搭配等方面细心修改,使图表不仅一目了然,也更加简洁美观。为了让他尽快融入研究团队,梁玉婷特意安排他维护课题组公众号,宣传团队研究成果,在加强团队、同行之间学习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升新成员的独立自主科研能力。

梁玉婷说:“‘先生’并不是先知先觉,而是先做学生,我从学生身上也学到很多。不是我优秀,而是与这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迫使我必须加倍努力。”

家业:积善之家有余庆

梁玉婷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有一个比自己年长两岁的姐姐。父亲早年在工厂当工人,靠自学一步一步成长为省报记者。母亲在单位做劳资工作。

在她的印象中,父亲言语不多,但异常勤奋刻苦。小时候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但有许多书,父亲一有空就看书,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奋笔疾书。在姐姐读高三,她读高一时,父亲被抽调到乡村支教。很多人不解地问老梁,两个姑娘都处于人生关键阶段,报社完全可以派其他同志去支教,即使派你去,你也可以晚两年去呀!可老梁却执意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在他看来,两个女儿虽然读高中,也需要照顾陪伴,但她们毕竟在省会城市读书,条件好,学习也比较自觉,家中有母亲照顾,而这些偏远山区还有不少留守儿童,又非常缺少老师,更加需要他。本来只有1年的支教任务,可父亲主动要求留下,先后在两个县的三个乡村小学干了8年,直到整个自治区全部支教活动结束,才重新回到报社工作。

老梁动情地说:这一去,就再也舍不得丢下山区的这些孩子,深感孩子们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这些孩子。当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个小学只有四五个老师,基本上是一个老师承包一个班。老梁支教期间自己做饭,把报社给他的一点生活补助,基本上都补贴到学生身上了。老梁说,一学期一袋米,一袋面,一壶油,也就够用了。尽管父亲常年不在身边,但他勤劳朴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孩子。支教期间,家中的重担都压在了她母亲的身上。可她的母亲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都是姑娘自己刻苦努力的结果。

如今父母均已退休在老家颐养天年。老梁回忆往事,感到对孩子多有愧疚的同时,也为孩子的善良和执着深感欣慰。母亲则更加心疼自己的姑娘,觉得孩子不容易,既要搞科研,又要照顾家。“帮不上孩子了,只有把自己照顾好,少让孩子们牵挂,不给孩子添乱,就是对娃娃最大的支持!”

梁玉婷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上小学,小的还在幼儿园。在工作上,她是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回到家她又是一位勤劳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她和爱人工作都比较繁忙,能够专心工作,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大力支持。

谈到孩子的教育,梁玉婷说:“我们没有管得那么细,只能抓大放小,放养而不放纵。”谈到育儿经,她只讲了四个字:以身作则。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教学科研一肩挑,工作家庭两不误,家是永远的大后方,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之中,离不开全家人的支持。

“两横一竖”,向上伸展为“土”,厚德而载万物;向下扎根为“干”,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干”出成绩,天翻地覆为“士”,学士硕士博士国士,一步一个台阶,用智慧造福苍生。梁玉婷扎根科研一线,守护土壤生态,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而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全部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