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军工二代”的航天梦
——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平台总师赵巾卫
从一线技术员到研究员,从研究室主任再到平台总师,赵巾卫一步一个脚印,30年如一日扎根航天一线,从事预先研究和卫星有效载荷研制工作,先后获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航天报国杰出贡献奖、航天科工年度感动人物、中国航天基金集体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7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赵巾卫1971年出生于四川内江。他的父母都是三线军工单位职工,父亲从事雷达技术研究,母亲在图书馆工作。小时候他经常跟着母亲去图书馆,特别喜欢看《航空知识》《舰船知识》《世界军事》等军事类杂志。那时他只是觉得杂志上的飞机、军舰、坦克等精美的彩色图片好看。上中学时,他开始阅读杂志中的文章,对军工的兴趣愈发浓厚了。
“父亲是个非常严谨认真而又非常爱学习的人。”赵巾卫回忆,他的父亲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遥测遥控专业64级毕业生。在父亲那个年代,外语学的是俄语。为了跟踪学习欧美先进的雷达技术,父亲需要经常查阅英文资料,于是开始自学英语。
“我到现在还记得,父亲为了学英语买了好多英语书,那个时候还没有磁带,父亲为了练习听力口语,买的是英语唱片。”赵巾卫回忆说,“我记得母亲说过,他们单位文献资料室的人都说,我父亲翻译的英文技术资料都是免校的”。由于父亲英文好,做事认真,还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得到身边同事的夸赞。
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为赵巾卫后来大学报考国防院校埋下了种子,也让他懂得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生道理。1989年,他顺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于电子工程系。毕业后他进入8511所工作,一转眼30年过去了。
在同事的眼中,赵巾卫做事认真,喜欢钻研,性格直率,说话不拐弯抹角,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敢啃硬骨头。近年来,赵巾卫带领团队大胆创新,争分夺秒,提前完成许多重点预研项目,得到上级机关和用户的高度肯定,创新技术很快获得立项并进入型号研制。
面对科研项目无经验可借鉴、研制时间短、技术难度大等困难,赵巾卫带领团队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大家时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长期在外场、实验室、列车上来回奔波,外场有时一去就是几个月。为了抢进度、保质量,他连续两个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在‘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上光荣’团队精神的指引下,团队开创了我国卫星领域批产的先河,创造了航天史上的奇迹。”通过不断创新,赵巾卫带领团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重点型号任务,不但为国家节约3亿多元的研制成本,还极大提高了研制效率,为8511所带来超10亿元的预期收益。
团队研制的卫星载荷指标性能取得重大突破,代表了新一代航天装备;其能力超越新一代标准,核心指标提升一倍。与同类卫星载荷相比,重量减少至原来的四分之一,成本大幅度降低。经过不懈努力,团队取得了十余战全胜的优异成绩,为守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赵巾卫敢于给年轻员工压担子,放手让大家干。在他的传帮带下,年轻同志进步非常快。“态度决定一切。”当被问到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的感悟时,赵巾卫坦言,“不需要你有多聪明伶俐,只需要你有多认真细致。”
在赵巾卫心中,做技术要纯粹,不要有其它杂念,更不能急于求成。“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实。”在工作中,赵巾卫保持着一颗好奇心,不懂就学,不懂就问。他还利用工作之余读完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工程硕士。
繁忙的工作之余,赵巾卫喜欢读书、徒步、爬山、自驾旅游,还喜欢看电影、听歌。“家庭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工作,但是这也是我最愧对他们的地方,尤其是对娃娃,陪伴的时间太少。”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面对项目,赵巾卫问心无愧;面对家人,他却心存亏欠。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战鹰呼啸,壮志凌云,利矛坚盾,护卫苍穹。国庆盛大阅兵的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从事航天事业这么多年来,让赵巾卫内心默默自豪的是,自己有幸参与了航天装备的研制工作。当一款款国之重器亮相在天安门广场上,当一组组卫星发射成功刷屏时,作为航天人的一分子,赵巾卫那种自豪感,激动的心情更是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