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做实“双进”活动 做优“四季”品牌 做强“五大”载体
淮安区总创新模式让职工思政教育“走心”更“入心”
本文字数:1084
本报讯(通讯员 卢克余 程瑞 秦志贵)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总工会在职工思政教育中,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做实做优做强“2+4+5”模式(即:“双进”宣讲活动、“四季”关爱品牌、“五大”文化载体),让职工思政教育“走心”更“入心”。
做实“双进”活动,宣讲“声”入人心。组建由工会干部、劳模工匠、思政教师、创新能手和专家学者等40人组建的“双进”宣讲队伍,根据单位实际和职工需求,创新开展“点单+接单”宣讲模式,先后开展宣讲50余场,覆盖职工超万人。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宣讲”新模式,全区各级工会上百家规上企业发挥“微课堂+圈转发”作用,推送、转发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等宣讲内容千余期。开展红色基地实境教育、命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基地”、创建“恩来车间”“恩来班组”活动,让红色基因植入生产一线。其中,江苏井神盐化热电分公司“党史天天学”已成为思政教育的“规定动作”,全区有6个单位(班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获省总表彰。
做优“四季”品牌,关爱情暖人心。做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传统“四季送”品牌工作,把关爱送到职工身边。去年以来,举办各类招聘会12场,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向近3000名职工发放慰问物品、向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32750元,助力130名农民工和一线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历提升等。另外,拓宽普惠服务渠道,与市总工会联手指导推动近2万名职工加入“互济会”,向435户小微企业返还经费共计198.37万元,持续指导企业建立“职业病防治免费健康体检”,开展职工生日祝福、健康疗养、温馨关爱等活动,还依托旅游、文化部门精选旅游景点,推广工会会员服务卡,为会员提供优惠商品和优惠服务。
做强“五大”载体,文化浸润人心。依托书香、德育、安康、法治、竞赛等“五大文化载体”,推进职工文化建设,以文化浸润人心。在书香文化方面,开展创建省市级职工书屋、书香企业、主题阅读等活动;在道德文化方面,组织开展全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文明职工等活动树新风;在安康文化方面,建设60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提档升级16家爱心母婴室和爱心托管班,新建12家康乃馨服务站。其中,5个站点获“全省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爱心互助托管班获评“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在法治文化方面,在镇街、园区和大中型企业建设近20家职工维权服务站,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以及普法活动,开通职工法律咨询服务热线。“法律体检”为职工追回拖欠工资、经济补偿等近千万元;在竞赛文化方面,每年组织2万多名职工参与岗位劳动技能竞赛、“五小”创新,文体竞赛年年名列全市前茅。截至目前,井神热电、双环齿轮和康乃馨3家企业的职工获得“五小”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近2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