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未来三年,我省计划打造10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岗位送到家门口 服务跟着需求走
本文字数:1389
准备蛋糕坯,将巧克力融化后加入奶油打发,倒入过筛的粉类搅拌,再加入蛋黄……无锡几多熊蛋卷店的烘焙师陆一瞾正忙着做一款巧克力甜品。几个月前,陆一瞾还是一名对前途迷茫的失业人员,社区邀请她参加免费烘焙培训,经过培训,让她彻底喜欢上了烘焙。“如今,我找到满意的工作,这都要感谢林陆巷社区的就业服务站!”陆一瞾言语中充满感激。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的急难愁盼,我省今年启动建设“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打造10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10万名困难群众就业。今年将首批建设300个服务站,帮扶就业3万人以上,已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无锡市惠山区林陆巷社区地处城郊接合部,常住居民3580户,总人口10967人。“我们社区今年需要就业帮扶805人,其中就业困难34人、大学生1人、特殊人员21人、失业人员32人……辖区有招聘意向的企业98家、商户43家、零工需求单位12家。”对于社区的就业情况,林陆巷社区党总支书记欧云凯了如指掌。“这些信息我们社区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上都有记录,企业的招聘意向是社区8个网格员和50多名志愿者近期走访搜集的。”欧云凯说,对于搜集的岗位信息,社区已经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送给了居民。
拥有一技之长是稳定就业的前提。为此,林陆巷社区就业服务站先后与3家培训机构签订技能培训合作协议,为失业无业人员提供专业烘焙师、家庭整理师、汽修工、裁缝等技术培训,对就业技能欠缺的人员,服务站还邀请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
据悉,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梳理出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长期失业人员等5类特殊困难群体。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这些人员普遍年龄大、技能低、适岗能力弱、自主就业能力不足,是就业帮扶中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就业援助才能够找到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就业机会,以此促进就业增收。此外,考虑到生活成本、交通成本以及照顾家庭等因素,他们普遍不具备外出就业的条件,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是直接诉求。”
近日,靖江市首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该市斜桥镇揭牌投用。走进服务站,紧凑的空间内有乾坤。墙上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近期靖江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信息,两台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可自助浏览招聘会信息,办理人社相关业务,一旁的展架上还放置了内容丰富的就业创业宣传册。“企业的招聘岗位都能查询到,真方便!”前来求职咨询的失业人员刘卫兵连连点赞。
据介绍,根据特殊困难群体的特点,“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坚持“站点靠着困难群众建,服务跟着群众需求走”,通过就业大数据,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多、帮扶需求大的社区(村),建设标准化就业服务站。同时结合周边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情况,把就业服务送进公园、商超、集市、车站,积极推广就业小店、就业小屋、就业小站等创新做法,把就业服务嵌入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提升服务频次、提高服务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我省还进一步提出“收入有增长、权益有保障、上岗有补贴”的更高目标,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困难群众分享高质量就业红利,包括: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每年有一定幅度提升;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做到老有所养、失有所助、伤有所靠;上岗后给予社保补贴,在公益性岗位就业有岗位补贴,参加技能培训后有培训补贴等。
记者 李垚 罗刚 通讯员 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