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数字经济催生“私域增长师”

    本文字数:1293

3年前,就职于一家乳业公司的倪露,在自己负责的电商部门开始尝试做“私域增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私域增长师”已成为五大热门数字新职业之一。

什么是“私域”?倪露解释,公域运营,就像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把商品摆满一个个“货架”,顾客在平台买完即走;私域运营,则是企业找到一个个顾客,通过企业微信,为顾客直接提供服务和货品,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倪露说,随着社会认知度的提升,企业对“私域增长师”的需求激增,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

不过倪露接触到“私域增长”这个新鲜事,却颇有些误打误撞的意味。那年6月,她所在的公司经营着一项“订奶到家”的传统业务,家庭客户往往只跟送奶工联系,一旦送奶工跳槽,就会带走一大批客户。

“他们都是长期优质客户,客单价和复购率都很高,流失一个都是损失。”倪露说,刚好企业微信提供了“离职继承”功能,如果把客户都转移到这个平台上,即便员工离职了,公司也能把客户留存下来。

实际上,客户流失是各行各业的普遍焦虑。尤其这几年,电商平台、信息流广告等公域流量逐渐见顶,一些中小企业获客成本高涨、销量增长乏力,且多见“一锤子买卖”,客户留存变得日益艰难。

站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很多中小企业瞄准“私域增长”空间,尝试挖掘存量市场的潜力。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有效连接客户,进而留住客户、服务客户,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去年10月,倪露通过私域运营业务,为一家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但她还是决定换一份新工作,在其他行业验证自己的经验。

一位眼镜店老板曾找到她,诉说店里日常流动客户很多,但对长期用户运营一筹莫展。倪露觉得,客户一般几年才换一次眼镜,这家店看起来在做低频生意,但私域运营仍能带来镜片清洁、视力检测等高频服务。

在她看来,“私域增长”更像“慢工出细活”。虽然不是“大主播一场带货上百万”的模式,但企业可根据行业和客户特点,做服务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通过细水长流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创造更长期的价值。

最终,倪露选择入职一家高端烘焙品牌公司。2022年1月至9月,新公司的社群私域销售额为1万元,她接手后3个月内,销售额达到20万元;此前一年,仅有8000多位私域客户下单,她入职不到半年,这个数据便增长到18000人。

成本的下降同样显而易见。倪露举出公域销售的例子说,如果找知名大主播带货,公司不仅要出“坑位费”,每卖一笔还得支付一定佣金,产品也免不了打折卖,最后综合算下来很难有赚头,“私域运营除去人工成本,几乎没有其他费用。”

除了直观的效益增长,“私域增长师”还能直接了解到客户反馈,通过快速反应,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以前想了解客户需求,都要花不少钱请外部公司做调研出报告。”倪露说,“相比之下,现在的效率和质量都高了不少。”

有一次,这家烘焙公司研发了一个新品蛋糕,客户反馈口感有点油腻。倪露把信息传递到生产部门,公司马上把新品下架,重新改进蛋糕做法再上线。

作为经验丰富的“私域增长师”,倪露很看好这个新职业的前景,同时坦言入行门槛虽不太高,但成为行内专业人才也并非易事——他们不光要实战能力过硬,还需不断提升数字技能,适应企业打造“全域运营”能力的趋势。

张博令  薛园 王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