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郑佃勇:创业“和其盛”事业“和其旺”
本文字数:1507
郑佃勇用行动证明了成功是打拼出来的
仲春时节,沭阳县青伊湖镇马场工业园区内,大货车往来穿梭不断,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园区内有100多家村镇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是郑佃勇创办的江苏和其盛木业有限公司、江苏和其旺木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郑佃勇有个习惯,每天早上起身洗漱完毕都会到企业转个遍。即使出差到家已深夜12点,他也一定会到企业转转。用他的话说:“只有置身企业,心里才踏实。”因为20多年前,他曾经也负债累累。
郑佃勇出生于1974年,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他中学毕业便报名参军,在东北戍边8年后转为志愿兵。从部队转业后,家乡政府为他安排了一份在贤官镇粮管所的工作。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粮管所改革,他下岗了。
回家后,郑佃勇东拼西凑了几万元做起了从吉林贩木材回乡的生意。正当要大干一场时,在打完一次货款后,他却没有等到发来的木材,也联系不上货主,无疑是被骗了,只能认栽。面对白发苍苍的父母,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二话没说,拖起板车就去各村收购杨树卖给附近的板材厂。下雨天,他就到街上当装卸工,靠双手一点一点地还钱。用他的话说,“在我创业之初敢把钱借给我的人,都是我的亲朋好友。我即使再难,也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就这样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干了5年,他才把当初的借款一一还清。
靠着踏实肯吃苦的干劲,郑佃勇攒了一笔钱创办了木材加工厂,从事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结果也不甚理想。
在经历几年创业坎坷之后,郑佃勇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寻自己的定位和人生坐标。虽然没有创业资金,他却无法安抚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内心。凭着一身拼劲和满腔热情,他决定再努力拼一回。
军人的气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没有犹豫不决。调查好项目之后,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启创业新征程。万事开头难,创业更是如此,经验、渠道、资金处处都缺乏的时候,也是最考验人的时候。
这些困难没有难倒他。军人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他越是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他最初选择的是旋板厂,从小做起,慢慢完成原始积累,开始用心经营公司的方方面面。同时,他注重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成功研发专利实用新型原木剥皮机。这种原木剥皮机适用不同粗细的木材剥皮操作,使得剥皮更彻底,能达到理想的剥皮效果,便于后续的板材加工使用。
2010年3月23日,郑佃勇与朋友合伙创办了沭阳县吉安木业制品厂,亲自担任企业法人兼厂长。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想法后,2011年4月17日,郑佃勇将沭阳县吉安木业制品厂转让给合伙人,与爱人倪庆云创办了沭阳县鸿盈木业制品厂。2014年3月17日,沭阳县鸿盈木业制品厂晋升为江苏和其盛木业有限公司,郑佃勇任法人兼执行董事。2018年他又独资创办了江苏和发木业有限公司,并与爱人和儿子创办了江苏和其旺木业有限公司。2022年7月份,郑佃勇和江苏福庆木业合资创办了江苏福庆鸿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逐步向集团化迈进。
多年来,郑佃勇名下5家企业,多次被当地政府表彰为“先进纳税大户”。他一方面自己创业致富,另一方面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他带动影响下,青伊湖镇王场村及周边村镇共新上木材加工企业100多家,企业间接拉动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能手。
郑佃勇告诉记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生存本领和市场驾驭能力,可以对市场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对事情的斡旋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高。“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人成功,做生意也会成功。在创业的过程中,拓宽交际交往的渠道,积蓄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人际关系资源都是拓展人生发展空间必不可缺少的,也是成为人生历程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的确,不是每一个军人都能做将军,但是脱下军装的军人却可以成就自己人生的将军。身上充满军人气质,有开拓和进取精神的郑佃勇,我们相信他一定能成为自己人生的将军。
丁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