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创业有道 梦想起航
首届“青创未来”徐州市大学生“梦想+”创业训练营启动
本文字数:1813
部分学员合影
近日,徐州在江苏师范大学启动首届“青创未来”徐州市大学生“梦想+”创业训练营,针对有创业雏形的在校大学生开展精准创业培育,助力高校学子实现创业梦想。
110个创业项目入选参训
本次训练营联动13所驻徐院校,各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对市场调研分析的能力等对创业项目进行初选。根据各校初选的名单,经专家反复筛选,最终确定110名线下学员。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吴姜是此次入选学员之一,她创办的龙飞文创项目依托江苏师大设计制作一系列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吴姜告诉记者,产品的设计、开发等环节都比较顺利,但他们缺乏市场经验,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打开思路、拓展销售渠道。“希望通过市人社局提供的培训机会,能够更好地助推项目发展,走好本地市场,甚至走出国内,走向世界。”
未来一个月,吴姜将和其他学员们一同接受“梦想课堂”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团队构建、知识产权等。学员们取得结业证书后,再根据他们提交的创业计划书,择优评选30—50个项目进入“梦想启航”阶段的学习。入选该培训阶段的学员,将在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苗圃孵化实验,最终通过沙盘演练和路演方式,择优确定项目入驻园区,帮助其注册公司、对接资源等。
“此次培训,课程体系设置非常科学,‘梦想课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第二阶段‘梦想启航’则采取实践教学的形式,对项目择优定向辅导。”徐州市创业工作指导中心主任殷飞介绍说,除了科学设置课程,参与此次培训的导师阵容也非常强大,包括十大天使投资人、国家级创业大赛评委周洛宏;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讲师李俊及知名企业高管史松杰等。他们长期从事创业培训或本身就是成功的创业者,积累了丰富的创业服务经验,能够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13所驻徐院校引导鼓励学生参与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市场经济中的新领域、新赛道都蕴藏着巨大的创业机遇。各驻徐院校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并提供各项贴心服务。
“我们建设有苗圃级的大学生创新孵化基地,还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并先后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等称号。”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广登在致辞中表示,该校作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五年来已有近200个项目在创新孵化基地入驻孵化,创新创业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创业类教育课程,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业意识,科学地分析创业现状,从而制定可行的创业规划。”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文枚介绍说,除了课程保障和项目支持,学校还建成创业中心,作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同时扶持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和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以此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升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评选,帮助他们孵化项目,同时通过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行动和相关竞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灵感。”徐州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洪涛表示,“青创未来”徐州市大学生“梦想+”创业训练营的举办,也将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多项政策加持“创”响彭城
创业对于就业的推动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徐州都特别重视创业工作,根据《关于全面鼓励全力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要求,“聚焦海内外大学生、青年科研人员”等七大创业群体,从资金、要素供给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为每个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租房、贷款、社保、税收等10大专项优惠政策。近五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6.73亿元,发放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徐州已建成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200余家,覆盖全部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基地1家,省级基地43家。大学生在徐创业,可申请入驻国家级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除了享受三年免费办公用房、免费注册登记、会计代账、补贴申领、资源对接等服务外,还可以申请省市最高18万元的优秀项目奖励、每年最高8万元的业绩奖励等。
徐州连续举办12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展“创业之星”评选和宣传,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6项。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生、新创办企业的创业者,还分别开展SYB创业培训和创业精英人才培训,增强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创响彭城业兴徐州’的品牌影响力正持续提升,我们也会积极筹备第二期创业训练营,为更多同学提供线下实训的机会,让大学生创业者立足徐州这样一座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城、圆梦之城,耕耘梦想、收获成功。”徐州市人社局局长于洪亮说。
郑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