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全省工会信访处理十大典型案例⑦
百万欠薪影响大 多元解纷促发展
本文字数:1552
【案情概要】
2021年8月的一天,江苏某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到建湖县总工会等上访投诉,称其所在公司正在变卖几千万元的资产,却对拖欠职工的几百万元工资不闻不顾,严重损害了职工利益,职工纷纷维权。
建湖县总工会接到职工投诉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前往企业摸清情况。经了解,公司欠薪情况属实,拖欠159名职工工资480万元。这些职工大都来自本地农村,部分来自外县外省,涉及多个省份,地域分布广,欠薪影响大。一段时间以来,公司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前不久,2000多万元拍卖一幢办公楼,用来解决一起债务纠纷。职工通过网络平台获知公司存在一百多条风险信息,认为公司已资不抵债,可能无法清偿拖欠的工资,而且公司各方债权人依司法程序处置房产,在解决欠薪问题上不愿配合。职工群情激愤,表示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将采取群体维权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处理过程】
建湖县总工会高度重视这起群体性欠薪案件,立即组织工作专班,研究、梳理出解决此案的思路:首先稳定职工情绪,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解决矛盾。其次指导职工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工会将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三是积极与公司沟通,力争妥善化解。
暑热正盛,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穿梭于企业、法院、债权人与有关部门之间,了解各方关切,释明职工权益,沟通化解之道。根据职工利益诉求,法律援助律师帮助职工提起劳动仲裁,最终以仲裁调解书的形式确认公司于2021年10月底一次性支付拖欠职工工资,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了约束。
10月31日很快过去了,职工们仍未拿到工资,纷纷到县总工会追问公司是不是故意通过司法文书来应付搪塞。县总工会获悉公司逾期未支付拖欠职工工资后,再次安排法律援助律师为职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为职工办理委托手续,帮每名职工拟写申请书再签名回传,进行执行前谈话,网上申请立案,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差错。忙碌了一个月,终于将159份执行申请书交到了县法院执行窗口。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司虽然拍卖了办公楼,但是债权人抵押权优先,无剩余资金支付工人工资。面对众多债权和职工欠薪的执行申请,法官一时也无良策。
很快,春节即将来临,企业仍没有一点动静,职工心急如焚。经县总工会与县法院、公司、债权人等多方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公司处置房产的资金中垫付职工工资170万元,还有300万元公司确保在半年内从回笼资金中兑付。经过县总工会反复做工作,职工总算同意签字领款,先领取房产处置中垫付的工资170万元。
漫长的等待是一种煎熬,职工们不可避免地心生纠结,欠薪何时结清,继续上班还是跳槽而去,让他们左右徘徊。100多名职工或早或晚地在不同时间段来电咨询和催促,这当中不乏情绪化的过激言论。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始终保持理智,耐心解释引导,让职工再耐心等待,表示工会一定尽全力让大家的权益得到保障,拿到工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协调,公司回笼了资金,终于在春节前几天,将尚欠的300万元工资全部发放到位,让职工群众过了一个安心年。
【处理结果】
2022年春节后,建湖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一方面指导企业为多名选择重新就业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和办理社保接续,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完善用工制度,为继续在原岗位上班的职工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目前,该公司经受住了疫情影响和市场低迷的考验,逐步走出低谷,职工切身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公司也跨入和谐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点评】
百万欠薪影响较大,建湖县总工会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主动作为,发挥工会法律援助服务作用,引导信访职工依法理性维权,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稳定。积极协调各方,以推动案件化解为目的,在通过法律途径确认职工权益的同时,采取协商调解等方式分期分批解决欠薪问题。在案结事了后,继续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湖县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