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海安启动法护“新”权益主题活动
本文字数:1256
“这里是我们的娘家,到这就有亲切感……”3月21日,在海安市司法局和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就业形态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仪式后,5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参观了工作站,并获赠《民法典》、法律援助宣传册等“法治礼包”。
融合治理,创建“新”阵地
为提升服务新业态劳动者的质效,海安市司法局、总工会在市职工法律服务中心、区镇职工维权工作站及户外劳动者法治服务驿站等服务网络基础上,积极推动服务平台进一步向新业态群体靠近。
融入党建引领、为外卖员提供综合服务的市外卖送餐员党群服务中心,挂牌设立新就业形态职工法援工作站,承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信来访接待、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和代办、纠纷调解、集体合同签订和协商活动、普法宣传等职能,面向全市近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
工作站设置法律图书角,聘请驻点律师定期坐班,与每天轮值的社区工作者、新业态劳动者结成志愿+服务对子,公示服务职能和律师电话、微信联系方式,形成需求征集、法律服务、效果评价等闭环运转,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联动部署,启动“新”行动
联合部署“法护‘新’权益,践行‘新’担当”主题活动,面向新就业形态企业和劳动者发布法律宣传·法律锦囊进企业、法律监督·劳动用工“法律体检”、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集体协商·“春秋季要约”等四大服务项目。
“部署新就业形态系列法治服务,旨在提升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法律体检等服务的互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为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强法治保障。”海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志军表示。
结合“五一”劳动者法治宣传月、12·4宪法日等节点,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专项法治宣传等系列活动,对新业态企业进行劳动用工“法律体检”,出具提示函、建议书、意见书等“法律处方”,规范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服务,选树维权典型案例,在网约车、货运、快递员、送餐员等企业开展企业(行业)专项集体协商行动,依法保障新就业群体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法定权利,在全社会营造依法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主动作为,丰富“新”服务
“新就业形态企业劳动用工有其特殊性,这几点需要注意……”近日,市司法局、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和法律援助律师等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团走进海安欣盛汽车运输、海安辉熠软件科技等货运、外卖、网约车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江苏维多利律师事务所律师丁杰跟企业相关负责人热切交流。
通过现场查阅企业劳动合同和劳务协议资料,与企业负责人、职工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及职工权益保障、队伍稳定等,针对每家企业的用工现状,分析劳动用工方面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风险,提出针对性意见并出具“体检报告”,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选择热心公益、精通劳动法律的律师组建新业态普法讲师团,针对法治体检和援助站点接待中发现的问题,选定交通安全、劳动者权益等主题,精心选择打磨优秀课件,为新业态企业和职工提供“点单式”宣讲,变碎片化为系统化,提升服务效能。
海安市司法局 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