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钓虾
本文字数:981
董柏云
家乡河网如织,水草丰茂,河虾在草丛里穿梭游弋,鲜蹦活跳,每到四五月麦穗抽出来时,我们就结伴到城河的寨下湾溇去钓虾,小时候钓虾的乐趣至今难忘。
钓虾的前一天,先是到郊外的田里挖蚯蚓,一毫米多粗的蚯蚓最适合钓虾,我们将挖到蚯蚓装在火柴盒里,放上少量的土。再是拿母亲缝纫针做钓钩,经退火后把它弯成小钩子。七八根细竹梢做的钓竿,加之渔篓,是钓虾用的全部工具。
第二天一清早,湾溇的水清澈明丽,晨曦里青草露珠还未干,我们就在河边找到合适的地方坐下了。河坎边钓竿呈扇子状排开,过不了多久,浮子慢慢有了动静,当第一粒浮子下沉不再上浮时,钓竿向上一提,只觉得钓竿沉沉的,弯曲得像挂满弦的弓,手腕儿一抖,将钩上拎,青灰的老虾公,两只大而长的钳子受水阻力,拉出水面还不停地发出“噼噼”的弹跳声,极不情愿地就被投进渔篓里。虾儿多时,七八根钓竿一个人忙不过来,有时刚提了一根,另一根的浮子又下沉了,处理不及时,钩子上的诱饵就成了水底虾儿的美食。有的虾一口就咬定,一般十拿九稳;有的狡猾,咬咬吐吐,这需要有耐心;有的咬一口就不吃了,不必等待,估计受过伤害,就得换个地方。待到上午九点多钟,太阳已经晒到头上,这时,虾儿见太阳就不想觅食,也是我们收杆回家的时候了。我们从河里拎起篓子,展示各自的战果,多的时候,足有半渔篓。
引虾,也是我们常玩的一种方法。引虾必备的工具有:一个是长竿网兜,再是一根约两米长的竹子,梢上置一个“U”字形的铁丝。接下来是用高粱秆做成的旧苕帚杆,截成七八厘米长做成浮标,把一米多长的棉线系在浮标中间,棉线下端将状如筷子粗的蚯蚓拦腰系住,然后把浮标丢到离岸一米多远的河里。这浮标一丢就是八九条。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水底下的虾就蠢蠢欲动,水深的虾会主动游到下沉的蚯蚓喙食。浮标一晃一晃,提示人们水下有动静。这时,就用“U”形竹竿将浮标套住,轻轻地往上拉,只见虾儿好像搂抱着美食浑然不知上面在拉线。在虾引出水面的一刹那,水下的网兜向上一提,虾就束手被擒了。也有一种我们称之为“诱避虾”的,警觉性极强,棉线拉到一半,虾弓身一弹,倏忽间遁得无影无踪。但用钩钓的虾,往往大小不一,而引虾得到的,往往都是一色的老虾公,六七十只就足有一斤。
把虾带回家里,母亲将虾下锅,虾在滚水中立即变红。黑与红,两种美好的色彩,一种是艺术的美,一种是生活的美,这种特有的美,一直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