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
本文字数:958
陈少娜
最近和几个朋友小聚,谈笑间,我随口问晓莉:“你好久没有发朋友圈了,是不是忙得脚不沾地?”晓莉打开朋友圈,说自己不是没有发,而是设置了仅自己可见。她新开了一家茶坊,选购茶叶、装修店面、寻求体现茶内涵的方法等等,都是亲力亲为。创业不易,加上公公婆婆双双住院,她一有时间就得和丈夫往医院跑。
那段时间,她累得多次崩溃,在朋友圈里,她记录着每天的行程安排,事无巨细,密密麻麻,也记录着自己的情绪,既有负能量也有正能量。
我问她为什么不和周围的人哭诉,她告诉我在朋友圈宣泄后,往往自己能够平静下来,在那些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里,她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不想依靠其他人,最后终于学会了自己扛下来。
如今挺过去了,她重新去看那些朋友圈,才发现苦尽甘来,吃得了多大的苦,才能享受多大的福。发了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不是不够坦诚,而是有些喜怒哀乐,只能自己去消化。
无独有偶,朋友小淇曾经在工作之余,备战考编,工作本来就繁重,她还要压榨休息时间出来复习。
那段时间她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其实早在朋友圈里倾诉了一箩筐的委屈:复习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被别人质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展示这些辛酸时,她屏蔽了所有人。
有一天晚上加班到10点,她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饥肠辘辘,还错过了公交车,她干脆直接去吃面,吃面的时候,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面店的老板娘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这段小插曲也被她记录在朋友圈里,她勇敢地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写了下来,前提是仅自己可见。
考编成功的那一天,她重新去翻看那些朋友圈,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承受了那些孤独与无助后,她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强大。
人的心理防线不是建设一次就牢不可破,而是在生活的磨砺下,每天都加固一次,直到无坚不摧。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情绪的平台。和几个好友推心置腹地聊天,我才发现他们都有设置“仅自己可见”的经历。
有人失恋,在朋友圈里发伤感的文字;有人失业,在朋友圈里自嘲;有人考公务员失败,在朋友圈里嚎啕大哭……宣泄出来后,似乎下一秒事情就有了转机,下一秒就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不要诧异于别人为什么不发朋友圈,其实他们只是设置了“仅自己可见”,他们不是异类,而是正走在变强大、变成熟的路上。那些上了锁的委屈和悲伤,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