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万象“耕”新产业旺 科技兴农有奔头
本文字数:1375
近日,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广袤的田地里,一幅忙碌的春耕备耕画卷次第展开。为积极发挥科技优势,近年来,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会联合会创建“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品牌项目,践行“田园党建科技开篇”行动指南,引导“农技特派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让农业科技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履行发展使命,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刚结束春节假期,省劳动模范、“农技特派志愿者”李金华就回到田间地头,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小麦陆续出苗见绿,眼下正是防冻抗寒和补充肥料的关键时期。”在田间,李金华指导农户科学施用水肥,因苗实施分类管理,制定田间管理技术方案,他的5架植保无人机成为农户的“好帮手”,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为发挥“农技特派志愿者”优势,常阴沙工会联合会牵头成立风扬志愿服务团队,将掌握专业技术的劳模、先进以及农业企业职工纳入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田间实境课堂等平台,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广大农户展示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成效。“只有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才能提升大家科学种田的意识和水平。”李金华说道。连日来,风扬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农机库检查农机状态,做好农机保养,帮助农户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和农机驾驶水平,以此鼓足干劲,不负大好春光。
立足科技推广,推动技术到户到田
科学的农业技术是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为做好科技推广,“农技特派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机械化育插秧,科学培育壮秧以及全生育期科学的田间管理。2021年,李金华率先在常阴沙推广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00亩。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去年该技术在常阴沙推广面积达8000亩,实现肥料的减量使用和节本增收。
锚定打造苏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的发展航向,近年来,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农场”样板,依托无人稻麦管控系统,实现关键环节生产智能化、无人化。在建设平台的同时,常阴沙也强化人才支撑,广大劳模先进、技术能手充分发挥出典型示范作用,在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操作技能比武活动中展现出农机手的魅力与风采,引导和激励农业从业人员学技能、练本领,成为新时代的“农机工匠”。此外,劳模、先进、科研院校专家每年定期前来为农户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拓宽农户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的思路,以实打实的农业技术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持续助企惠农,助力乡村稳步振兴
家住常东社区10组的陆金福之前在企业工作,2018年陆金福辞职后,与父亲共同承包了400亩地栽种稻麦,每年水稻亩产600多公斤,小麦亩产500多公斤。除了为陆金福对接当地粮油贸易公司,保证粮食收购价格每年稳中有升,农业部门还额外提供相应的价外补贴政策,“常阴沙工会联合会和农业部门服务到位,粮食年年高产稳产,大大提高了我们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陆金福说。
通过深入推进“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品牌项目,常阴沙工会联合会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将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既服务一方百姓又发展一方经济。“‘科技兴农’项目提高了常阴沙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对农业品种的改良起到积极作用,引导广大百姓、农户、农业企业职工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展风采、作贡献,以农业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吴晶这样说道。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