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5个孩子中,1个有抑郁倾向

    本文字数:921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受到广泛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全球发生率在12%—28%,并且呈上升趋势。2022年6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另一项调查也显示,儿童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为5%—30%,大约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便推出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其中明确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21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抑郁症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

尽管看似青少年抑郁比例增长不多,但是就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年里,0—14岁的人口数量增长高达3099万人,所以哪怕是1%的比例,都意味着有数万名青少年儿童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在报告中显示,抑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除了抑郁人数的增长,睡眠时长的变化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相比2009年,青少年的睡眠时长普遍缩短,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40分钟,高中阶段减少约10—20分钟。

就总体数据来看,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长为8.7个小时,初中生为7.6个小时,高中生为7.2个小时。然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倡导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9和8个小时。

实际上的结果却是,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

研究显示,青少年睡眠质量与正性情绪体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体验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睡眠质量越差,青少年的负面情绪越多。

睡眠时间是评测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显然目前青少年的睡眠时间难以达到健康标准,那么他们的睡眠质量便很难提高,这会进一步加剧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唐唯珂 文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