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仪征技师学院助力产改有实招
“送教进车间”让职工岗位学技能
本文字数:814
本报讯(王倩 木草)去年,仪征技师学院通过“送教进车间”,生产点指导性培训,有效激发企业职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一年来共服务企业50余家,完成技能培训500场次,受训职工达2000余人次,职工对培训导师的授课满意率达95%以上。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组装,这次我们学习病毒查杀、数据恢复以及网络基本配置……”去年10月,在上汽大众客服中心仪征分中心会议室内,来自仪征技师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曹祖军老师一边讲解计算机相关知识,一边示范操作。参加培训的袁凤媚是上汽大众客服中心仪征分中心的一名员工,她说:“通过学习培训,我能自行解决计算机运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上汽大众客服中心仪征分中心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员工只能轮流休息半个多小时。“利用员工工作日中途休息时间开展培训,完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这种产教融合的培训模式很适合我们。”上汽大众客服中心仪征分中心人事经理张巧雉说。“参加培训后,我对计算机有了深入了解,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江苏苏扬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的李芸说。李芸从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这次培训引入仪征技师学院的师资力量,培训地点就在企业食堂,她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十分方便。
据了解,仪征技师学院选派优质师资进企业、进车间,在产业优势明显、青年员工聚集的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利用员工工作日碎片化时间开展生产点指导性教学培训,不影响企业生产,实现课堂教学与车间相结合,打通职业培训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培训效果。2022年以来,仪征技师学院已与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上汽大众客服中心仪征分中心、扬州新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进一步助力企业稳岗、提升企业竞争力。“新型学徒制培训让员工边工作边学习,还能拿证书,不仅丰富了公司的培训体系,而且提升了员工技能水平。”扬州新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道兵认为,学徒制培训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岗位中,让员工更快速掌握技能,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竞争中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