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大凉山少年春节送祝福:感谢南京医生无私大爱

    本文字数:1051

“感谢你们给予山区少年信心和温暖,感激你们无私大爱!”春节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吴小涛和骨科副主任医师韦继南收到来自千里之外的大凉山山区的锦旗、感谢信和新春祝福。锦旗上“仁心、仁德、仁医”六个大字,是感谢他们在半年前用大爱之心和精湛医术,为一位山区少年消除病痛,重拾信心。

小向今年13岁,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山区。2022年2月,一次体育锻炼中意外受伤,因为没有及时就医,小向的腰椎逐渐出现了大问题:腰疼合并了左下肢疼痛,疼痛向臀部放射,无法和以前一样运动,甚至连行走和上课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

父母带着小向四处求医,得到的答案都是只能保守治疗。大凉山医疗资源有限,加上小向的家庭条件较为困难,一次次推拿按摩没有明显改善,让这个本来活泼的少年十分失落。2022年的暑假,南京林业大学水杉支教团队来到小向的学校支教,支教队的郭老师得知他的情况后,果断决定:带孩子去南京中大医院,帮助这个家庭重拾希望。

副主任医师韦继南接诊后,经详细询问和系列检查,初步诊断他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解决根本问题。7月24日,小向和妈妈很快住进中大医院骨科病房,等待手术。

“孩子是全家人的寄托和希望,我上!”中大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吴小涛得知情况,考虑到患者年纪小、家庭条件困难等因素,决定亲自为小向手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7月26日,吴小涛主任率领团队医生,用时1小时15分钟,顺利为患者用微创的方式,完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神经管扩大、纤维环热凝成形术,手术切口仅仅只有0.5厘米。

麻醉复苏后的小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腰痛明显缓解,下肢和臀部也不疼了,终于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手术之后,经医院骨科医护的精心照顾,小向很快下床行走,没几天就康复出院。

在南京治疗期间,让这位山区少年惊喜和感动的,不仅是中大医院骨科医护治愈了他的身体,而且是温暖了他的心灵。韦继南得知小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真实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瑞华慈善基金会,为小向申请到基金会的支持,报销了大部分的医药费。“这对经济紧张的我们,就是雪中送炭,在异乡的我们比在家乡还温暖……”来自大凉山的这封手写信里,小向用单纯而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浓浓的谢意。

新春佳节,这封千里之外的感谢信,沉淀着浓浓的医患情,也让医者在前行的道路上更有力量。“他们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但他们有最质朴的感恩之心,我想锦旗和孩子的感谢信对于医生和慈善基金会是一种真诚的感激,也会激励我们去帮助更多人,把爱传递下去。”韦继南说道。

通讯员 蔡逸秋 记者 徐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