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 不再忧“薪”

    本文字数:1064

新华社发 王威作

春节前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举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新闻通气会,旨在扎实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督促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不再忧“薪”。

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农民工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江苏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自2022年8月下旬起在全省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强化多部门联合调查和联合处置机制,全面查找欠薪问题隐患,全面畅通渠道快查快处,依法严惩欠薪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安“薪”社会氛围,已排查检查用人单位4.17万户,为2.92万农民工追发工资1.93亿元。2022年10月起,江苏全面打响根治欠薪百日攻坚战,并于2023年元旦后实施专项行动,省市县三级人社、住建、信访等部门实行集中接访、联合办公、联动处置,高效稳妥化解农民工欠薪信访事项。专项行动以来,江苏人社部门已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0起,省人社厅公布欠薪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36件,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16件,并依法依规推送至同级信用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春节临近,江苏人社系统联合相关部门盯紧盯牢重点行业领域,加大欠薪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力度。一是抓好春节前清欠工作,对农民工反映的欠薪线索信息进行核查处置;对在办的欠薪案件实行清单化管理,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措施,加大督促支付农民工工资力度,确保春节前动态“清零”;对存在欠薪争议,依法开辟仲裁“绿色通道”快调快裁;对因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导致欠薪,责成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承担清偿或垫付责任,确保工资支付到位;对恶意欠薪、非法讨薪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政司法协同,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二是压实各方责任,实行春节前每日调度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同时,由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督导组,对重点地区进行“一对一”包干督导,督促各地限时解决问题、严格落实责任。三是建好用好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省级平台,整合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信息,对接发改、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数据,提高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灵敏度,强化风险信息处置的速度和力度。四是落实落细制度保障,用好用足《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监管和惩戒措施,督促工程建设领域企业依法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等制度,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成效,并强化多部门联合调查和联合处置机制,对查实的欠薪等违法问题依法予以严惩,从根本上增强市场主体“不想欠”的行动自觉。

赵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