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苏省省部属企事业工会:
发挥产业工会作用 担当行业试点表率 推动江苏国有企业产改工作走在前列
本文字数:2124
发挥国有企业推进产改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我省产改工作的有益探索。省部属企事业工会积极牵头抓总,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推动江苏国有企业产改工作走在前列。三年来,已有95个试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顶层设计,谋划改革“主航线”
推动实现“五个”纳入。推动省国资委积极谋划、把关定向,在全国首创“五个”纳入工作机制,即将产改工作纳入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纳入党建工作要点、纳入党委书记履职清单、纳入党委政治巡察事项和高质量发展考核重要内容,构建党建、工建、产改齐抓共推的良好工作格局。
建立产改项目清单制度。按照所属企业类别、行业特性、业务范围、职工需求等特点,指导产改试点企业制定出台改革方案,积极探索政治建设、赋能成长、维权服务三大“干货”工程的实践路径。列出产改项目清单、责任清单,通过周安排、月调度、季抽查、半年检查、年终评比,确保产改责任落实到位。
发挥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健全完善与省国资委产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适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研究问题,定期汇总工作进展,开展综合指导、协调联系、保障督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提出分梯次探路、分层次探索、分课题探究的“三分三探”工作思路,在促进职工赋能成长、落实产业工人技术待遇等方面争做示范。
强化聚焦重点,坚持试点先行,打造改革“样板间”
聚焦重点工种抓亮点。联合省人社厅在徐矿集团、江苏交控等企业开展矿山安全防护工、道路清排障等2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定工作,并建立配套薪酬激励机制,为6.3万名企业职工成为“蓝领工程师”创造条件。宁沪高速公路公司道路清障员和钟山宾馆集团客房餐饮服务等技能鉴定分别填补了行业技能鉴定标准空白。
聚焦重点行业创特色。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江苏召开,总结推广了江苏能源行业推进产改工作的经验。组织召开全省能源行业产改访谈会,成立全省电力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帮助1137名劳模工匠人才实现从“1+1群作贡献”到“1群+1群协同作战”的飞跃。举办全省电力行业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发布会,组织华能江苏公司等6家单位与职工签署项目成果转化协议。
聚焦重点群体树品牌。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成立全国首家平台企业货运物流工会,发展货车司机会员2700多人,推动建成1000个司机之家和100个骑手之家服务网点,为5000名货车司机免费健康体检,开展货车司机“六送行动”,推动产改工作向更深层次延伸。围绕“交通强省”战略,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参加竞赛单位达130多家、参赛职工6万余人。探索建立“智慧工地”建设与职工安康技能素质提高、职工安康权益维护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保障建筑行业职工权益。
强化工作机制,坚持聚力协作,下好改革“一盘棋”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联合省国资委召开产改专题联席会、访谈会、推进会,推动全省国有企业产改工作提质扩面、走深走实;联合省人社厅积极开展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完善技能评价制度,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管理办法等配套激励机制;联合省发改委,指导试点企业积极申报“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深度融合;主动帮助企业对接省教育厅及相关院校,先后成立华能网络学院等培训学校5个,推动8家试点企业与东南大学等院校签订产教融合发展协议。
建立需求反馈机制。及时认真梳理推进产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反映政策不完善及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立政策需求清单制度。共梳理出各类政策性需求300余条,积极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反馈,条条均有回应,件件均有落实,推动了产改政策制定更加精准,试点工作开展更有成效。
建立“双向直达”机制。为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着力构建“政策举措直达基层、问题需求直通部门”的“双向直达”机制,探索创建产改联络员、产改观察员、产改指导员制度,开通线上线下“产改直通车”,将各项政策送到企业、送到一线、送到产业工人身边。
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结出改革“新硕果”
树立“技高多得、多劳多得”的鲜明导向,让职工有更满意的收入。协同省国资委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技能与工资等级挂钩制度,合理增加的工资总额据实单列。指导华能江苏公司、江苏华美热电等产改试点企业签订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多途径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水平。江苏交控下属企业金融租赁公司,率先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大峘集团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构建职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产业工人工资较产改前增加28%。
完善“同工同酬、跨类互转”的有效机制,让职工有更多元的发展。针对国有企业职工晋升渠道狭窄、存在职业“天花板”问题,实施赋能成长工程,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制定出台《江苏省省部属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建立健全10余家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
探索“共建共享、同步发展”的工作路径,让职工有更体面的生活。针对国有企业劳务用工形式复杂,鼓励试点企业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编外职工权益维护新路径。东部机场集团在政治、身份、晋升、培训、薪酬、维权、福利、活动等方面发力,坚持正式工与合同工“八统一”标准,激发和促进了企业内在活力和高质量发展。华东石油工程公司将提高业务外包工政治待遇、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产改重点工作之一,让所有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