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强化引领作用 担当创争先锋
昆山市总工会
本文字数:1270
近年来,昆山市总工会积极联合昆山市委组织部在全市非公企业中实施“锋领工程”,推动“三创争两提升”活动走向深入。
一、党建引领铸魂,以“建起来”夯基垒台,强化非公企业工会政治性。一是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市级层面,每年“市委常委会听取工会工作专题汇报、市委主要领导点评指导工会工作、市总工会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已形成固定机制;区镇层面,市总工会定期向区镇党委通报工会工作,主动帮助区镇总工会争取区镇党委支持;基层层面,推行党工书记主席一肩挑制度,试点推进向规模以上企业选派党员担任工会干部。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先行。围绕“匠心向党”主题,开展文艺汇演、主题征文、经典诵读等活动。每年开展“五一”劳模专题宣传活动,举行“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劳动本领、厚植工匠精神。三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积极参与党建引领集宿区治理,推动工会组织、职工服务阵地建到集宿区。建立健全“小三级”管理体系,形成“区镇总工会—区域工会联合会或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基层工会”三级工会组织架构,覆盖企业16896家,其中25人以上非公企业单独建会3395家。
二、党建引领擎旗,以“转起来”赋能增效,强化非公企业工会先进性。一是党工体系共联。推动市委、区镇党委集体学习新工会法,探索区镇党委新任主要领导、工会分管领导“工会工作提示制度”。积极落实和不断健全党工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服务型党工组织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建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绩效奖励制度,有效激发党工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党工阵地共融。积极融入“海棠花红”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区域党建工作站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职工服务站,将区镇职工活动中心纳入党群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职工之家示范点创建工作,探索建立职工之家挂钩联系制度、职工之家管理制度等。三是党工干部共育。以昆山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为载体,加强和规范全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指导管理服务。与昆山市委“两新”工委联合举办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干部培训班,每年超300名党工干部参加。稳步推进“红色工匠”培育工作,首批30名非党员技术能手目前已有18人发展为党员、2人为预备党员。
三、党建引领强根,以“活起来”暖心聚力,强化非公企业工会群众性。一是高位布局抓产改。在苏州率先形成“产业工人实训基地+产改试点单位”工作格局,命名24家昆山市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培育100家产改试点单位。助力提升职工素质技能,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工会会员学历提升“双千计划”覆盖面,每年开展较大规模劳动和技能竞赛70多项。二是暖新暖情优服务。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X”暖“新”服务计划,借力各级党员服务阵地、金融单位网点,精心打造一批“暖蜂驿站”“司机驿站”等暖“新”服务驿站,牵头实施“昆小哥学堂”“1+11+N维权服务体系”等专项行动。三是党员带头做表率。疫情期间,组建疫情防控专业化职工志愿服务队伍,共招募核酸采样和信息录入储备力量1695人;各基层工会发动党员职工5.5万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超255万人次。通过党员带头,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开展“两知晓,三建强”活动以及“三议一评”优秀职代会提案评选工作,不断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