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省总工会发布劳动法律监督十大典型案例

涉及新就业形态用工、疫情期间解除劳动关系等热点问题

    本文字数:937

本报讯(记者 谢丹娜)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货车司机、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平台企业与这些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认定?近日,省总工会发布劳动法律监督十大典型案例,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成为其中的亮点。

经过审核评选,江阴市总工会《新型用工遇瓶颈“法治体检”解困扰》、无锡市锡山区总工会《双管齐下开展法律监督筑牢企业安全和谐根基》、徐州市贾汪区总工会《联动监督显成效农民工成功讨薪》、溧阳市总工会《公司规定女职工产假只有98天,合法吗?》、如皋市总工会《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会在路上》、南通市崇川区总工会《“监督+援助”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连云港市赣榆区总工会《农民工讨薪路漫漫工会依法监督终维权》、宝应县总工会《拿起监督“武器”切实为农民工维权》、靖江市总工会《疫情期间遭裁员工会监督助维权》、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职工权益工会护员工体检增项目》被省总工会评定为“全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十大典型案例”。

这十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新就业形态用工、农民工工资支付、疫情期间解除劳动关系、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等方面情况,集中反映了当前劳动关系热点问题和职工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几种常见情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推动用人单位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能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

成立于2015年的江苏某互联网公司,是一家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成长提供一站式数字化集成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入驻平台的企业达1433家,有货车司机1900多名。在如何界定、处理公司与货车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等方面,该公司和入驻企业困惑已久。去年,该公司总经理吴某向江阴市总工会“云监督”平台,在线提出预约“法治体检”申请。

江阴市总工会抓住用工关系这一主线,通过查验审核企业与货车司机之间的合作协议、企业规章制度等,寻找问题隐患,帮助企业依法与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货车司机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与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公司进行劳动管理的货车司机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依托公司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货车司机个体,按照民法典有关规定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用工管理行为,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