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诗要写得短些

    本文字数:1394

张玉明

有一首《致蔷薇》的小诗,仅有八行,却写得清新脱俗,别有情趣。开头几句是这样的:“浅夏时节/桃花早已散去,只有你/不嫌弃破旧的栅栏/旁逸的花枝/笑成了一帘瀑布。”

我想起日日走过的那堵围墙,也是栅栏的那种,从墙外可望见墙里。长年的风雨侵蚀,铁栅栏已锈迹斑斑,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豁口,少了一两根铁条。出于安全考虑,围墙旁栽种了蔷薇。蔷薇柔软带刺,如今爬满了栅栏,有的还顺势攀上更高处的樟树、松树。人间四月,正是蔷薇的花期。一夜间,百米长的围墙,被修葺一新,缀满鲜花,成了花的长廊。蔷薇花从高树和围墙上开下来,真的像一帘倾泻的瀑布。此情此景,竟与诗境暗合。我不禁四下张望,怀疑诗人正站在不远处,或在附近居住。

另一首叫《有鸟巢的树》,区区十行,也写得别出心裁,妙趣横生。“我看不出,哪些树凶恶/但显然在鸟儿的眼里/有的树特别善良/鸟儿愿意把窝垒在/外婆一样的树上/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照看。”

时值盛夏,听得见鸟鸣,看得见鸟飞,却望不到鸟巢。夏叶成帷。鸟巢全隐藏在绿树荫里。只有等到深秋,繁叶落尽,鸟巢才显露出来。黑乎乎的一团,像海潮退后露出的礁石,托举在半空中。在秋冬的旷野上,非常醒目。举目四顾,并非所有的树上都有鸟巢。为什么有的树上有,有的树上无?寒风中,我曾有过同样的疑问,只不过一闪之念,随之被风吹散。诗人告诉我们答案:树分善恶。只有善树才配拥有鸟巢,才配照看幼雏。

还有一首小诗,写初秋新月的,娓娓讲述,温婉迷人。“黄昏,下了一场雨/夜里,我还是看见了月亮/她像一把梳子,别在云朵上/那么温柔的一弯/这一定与七夕有关。”

古人很喜欢月亮。据说《全唐诗》和《全宋词》中,带“月”的诗词共有16044首,占总量的1/4。诗仙李白的上千首诗词中,涉“月”诗竟达400多首。古人夜生活简单,远没有今人丰富。夜晚睡不着,就抬头望月,低头写诗,才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人受到太多的诱惑,人间的琐事都忙不过来,更懒得抬头仰望天上的月了。这首咏月小诗,唯真唯美,浪漫温馨,让人着迷。

这些小诗一般很短。十来行,甚至更短。它们写得晓畅易懂,自然清新,没有一丝生涩的感觉。我始终以为,诗要尽量写短些,再短些。古人写得最多最好的,也正是那些绝句、律诗,还有词。王维的“春眠不觉晓”区区4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仅有8句,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总共才10句46字,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不过19句95字。它们已经短到不能再短了。但丝毫不影响它们成为旷世经典,稀世珍品。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那么短的诗词,还那么纠结,乃至寝食难安。我们凭什么就能轻而易举地一写几十行,再写上百行。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短,才有可能做到完美;只有短,才有能力做到完美。

我的一位写诗的朋友抱怨,一首三十多行的诗,寄出去,最终发出来,只剩了几行。也忒狠了点。朋友感到委屈,给我看了原稿。我安慰他,虽是短了,但诗意更浓,韵味更足了。

去年夏天,我在厦门大学聆听李美华教授讲学,记住了她的一段话:你若有大段的时间,就去研究;你若有零散的时间,就去写诗。当时好生奇怪,为什么非要用零散的时间去写诗呢?现在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是劝人写短诗啊。

李教授曾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世界名著《飘》,也是诗人,专门出版过短诗集。如今读到这些宛若天成、近乎天籁的小诗,又想起李教授的话,不禁心旌摇曳、跃跃欲试了。

还是简省一点,多写短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