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仪征:劳模先进聚合成为创新创优创效“雁阵”

    本文字数:923

本报讯(聂福姣 刘晨晨 王槐艾)今年以来,仪征市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传帮带”作用,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撬动全市产改全局的重要支点。全市26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分布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科创企业、学校医院、客服中心、施工现场和研发机构,10余万名产业工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建功立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8万余名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累计完成技术革新260多项,有力促进了仪征产业跨越发展。

化纤产业是仪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孵化了一大批名工匠、名技师,以一项项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仪化公司的滕官洋就是劳模先进助力仪征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37年来,他刻苦钻研,敢于技术革新,先后获得中国石化技术能手、中国纺织大工匠、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总结的细旦短纤维生产运行控制操作法,让公司细旦短纤维产品废品率下降至12.4‰;他提出的高端水刺后加工质量控制操作法,使仪化公司高端水刺产品成为国内行业标杆。

全国劳模周维忠、女“焊将”赵艳芳、茶叶工匠傅强等劳模,也在推动电力、船舶制造、现代农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为仪征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今年以来,仪征瞄准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想方设法不断提高一线职工主人翁意识,精心培育劳模典型,引导先进带后进,进一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吴春跃是仪征快递行业的一名劳模,他创新的“扑克牌记忆法”“前置分拣+后端集包联动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快递一线工作效率。如今,仪征市邮政分公司每天进出口快递量达45000件,以优质的服务获得老百姓的肯定。

一直以来,仪征努力将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各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发射源”。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有“铁益匠心创新工作室”“精益智造创新工作室”“仪智心涂装创新工作室”等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些劳模创新工作室因地制宜、苦干加巧干,奋力书写出一份份创新创优创效的答卷。“精益智造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张勇带领工作室成员潜心钻研,探索出“成本进班组”和“Finish区域优化”降本增效方案,通过设计无动力随行小车、优化人机工程、减少岗位负荷等方法,使得总装车间返修周转量从180台下降到99台,每年节约成本900多万元,并获得全国工业工程应用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