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李晓波:拼在一线成“国手”

仅有14年工龄的李晓波,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王禄 葛宇侠 木草

前不久,在第四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场,面对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延长油气田的众多强手,江苏油田采油二厂黄珏生产班站黄88采油岗岗位长李晓波,毫不畏惧,顽强拼搏,一举夺得全国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银牌。

面对骄人成绩,领导和工友们都说,李晓波这块银牌是拼出来的。为了刻苦训练备战全国大赛,李晓波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穿坏了两双工鞋,磨破三副护膝,整个人都瘦了20斤。特别是比赛期间,他强忍着腰间的病痛,沉着应对,稳健操作,最终一路过关斩将,登上了第四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领奖台。

其实,李晓波不仅拼在全国技能大赛的擂台上,更是常年拼在工作一线,也正是这个“拼”字,才有了今天从技术“小白”逆袭成为全国采油行业银牌得主;也正是这个“拼”字,让他很快成长为技师、岗位长,多次被评为厂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授予油田技术能手,2018年获得油田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李晓波是一个不服输的人。2008年刚走上工作岗位,李晓波第一次单独顶岗,就遇到真空炉故障。他手足无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由于业务不熟,再加上理论基础欠缺,他汇报时说了一些外行话,闹出了不少笑话。当时,他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汗水像下雨一样流了下来。从那时起,李晓波暗下决心,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做最好的采油工。

为了尽快补齐短板,练好技能,他白天跟着老师傅苦练岗位基本功,并将每一个操作过程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晚上,他捧起《石油地质》《采油工程》《石油机械》等技术书籍,一点一点地“啃”。他隔三差五就走一遍井位,了解每一个生产参数,查资料、绘曲线、搞分析,并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够绘制站上的工艺流程图,解释地层连通图和水淹图。那一年,李晓波被单位评为双文明先进个人。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成了李晓波经常思考的问题。管杆腐蚀、偏磨一直是困扰他们的老问题。李晓波经过细心观察、查阅资料后,建议黄88平6井上提泵挂100米,在避开偏磨井段,降低耗电、保证产量的同时,大量减少了管杆损耗。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工作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李晓波动手改造抽油机毛辫子固定销,参与研制了移动式磁翻板液位计报警仪和抽油机井口密封冷却器,安装组合式安全平台……他说:“一个人文化基础差,但追求不能差;知识水平低,但志向不能低。只要坚持学习,就能超越自我;只要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光彩。”

正是凭着这股子拼劲,1987年出生、仅有14年工龄的李晓波,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俨然成了工作上的一把好手。听一听声音,他就能判断设备故障;看一眼功图,他就能诊断油井病症;凭一张砂纸,他就能修复水表涡街发生器……他被大伙称为“多面手”“百事通”“万金油”。

当上岗位长以后,摊子更大了、担子更重了,李晓波实施“四个一”管理方法,早出晚归,时刻盯着那46口油井、23口水井,和40多吨的产量。示功图、动液面、生产曲线如同股市大盘,数据“飘红”生产正常,曲线下滑“熊市”出现,不是井上出了问题,就是输油管线有了毛病,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牵动他的神经。

黄88-52井压力升高,他凌晨1点赶到现场,摸黑放空排蜡100多斤,及时消除了险情;侧黄32A投产,他蹲守井场,组织协调设备吊装、流程预制、控制柜安装、罐车拉油等工作,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1点,仅电话就接打了85个;为了调整黄95井和黄108井的加药制度,在道路不畅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下,李晓波和班组成员咬牙抬着150斤药剂和前置液、后置液,在100多米的崎岖道路上来回奔波,反复试验。

“负重前行、爬坡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是李晓波在入党申请书中向党许下的诺言,也是他以标准化井场建设推进“三基”工作的真实写照。岗位长是个兵头将尾的角色,工作中向来操心多、干活多、休息少。井场除草、防腐除锈、清理油污,用钢刷子打磨井口,他事事都不含糊。钢刷子磨秃了,就用树枝,木棍,甚至用手抠。李晓波带领3名党员主动承包起4台抽油机防腐刷漆的工作。“苦脏累险”的活他总是抢着干,为了避免爬游梁时中途上厕所,不管出了多少汗,他大热天都不肯喝一口水。

面对拼出来的成绩,李晓波没有丝毫自满和懈怠。他把荣誉当作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他说:“拼命干是石油人的传统,也是铁人精神的精髓。既然成了一名采油工,就要把岗位当作舞台,珍惜每一次机会,干好每一件事,练强技能本领,成就更好的自己,发扬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油田二次创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