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扬州有了社区全科社工服务标准

    本文字数:553

本报讯(民小爱 木草)8月22日,扬州市发布实施《社区全科社工服务规范》。这也是全国首个在城乡社区全科社工服务领域发布实施的地方服务标准。

传统的社区工作按职能部门条线设置服务窗口,群众前往城乡社区办事需找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如果人不在,群众就得再跑一次。为此,扬州于2017年在城市社区试点推进“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全科社工一人即可为有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有效改善了传统社区工作条块壁垒明显、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截至2020年底,扬州市区城市社区已实现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全覆盖。

为让全科社工工作模式更加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2021年4月,扬州市民政局申请制定扬州市全科社工地方服务标准并获准立项。今年7月扬州市《社区全科社工服务规范》获准实施。

据了解,《社区全科社工服务规范》地方服务标准主要从工作原则、人员素质、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队伍管理、考核评价等角度,阐述全科社工相关工作标准。其核心内容是在社区建立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的服务模式。群众前往社区办理个人事务时,只需要与前台全科社工进行沟通即可办理所有业务。能现场办结的,全科社工将当场予以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转由后台社区工作者跟踪办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此外,社区还将陆续提供预约办理、委托代办、上门办理等服务,为身体不便人群提供贴心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