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交控:培育新时代交通强省的“主力军”

    本文字数:1229

在省产改办和省部属企事业工会的关心支持下,江苏交控坚决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集成创新、精准施策,用可知可感的改革成果让广大职工真实地感受到“企业有前途、人才有舞台、生活有滋味”。

坚持筑梦塑魂,提升思想引领力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建立“五级联学”体系,组织开展沿着江苏高速学党史、理论学习“微课堂”等活动百余场,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和实践要求。

在职工中开展“四问四悟”,举办劳模先进思享荟、“学党史真有用”精英思辨赛等系列活动,用创新的方式讲述党的光辉伟绩,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完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工作体系,构建“报、台、网、屏、端、刊”一体化宣传教育体系,打造“三叶一枝花”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精准“十必谈”,谈出凝聚力》等多个案例被评为全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坚持架桥铺路,打通职工发展通道

首次在集团层面将“技术创新”和“能级工资”专项合同纳入《集体合同》,制定技能和技术岗位管理办法,打通了管理、技术、技能岗位之间的阻隔,构建了“纵向畅通、横向互通”的职业发展体系。

自主制定清障岗位、养护工岗位技能鉴定标准,通过人社部国家标准开放项目初评审,填补了全行业空白。成立职工技能鉴定中心,开展清障、养护、收费等多岗位技能鉴定,约有1.5万名职工通过技能鉴定实现技能等级提升,全系统高技能人才数5年增长了19%。

构建“1+N+1”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发“卓越交控”精品课程,上线“文教云”平台,打造“8916新时代人才品牌孵化矩阵”,推动“1369”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导师带徒规范化建设,一线职工年均参加培训达到3.2万人次。

每年滚动开展收费员、清排障、电工等岗位技能竞赛,构建了“培训、练兵、比武、评价、激励”五位一体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目前,有15人获得“省五一创新能手”以上荣誉称号。建立“2+X”群众性创新体系,先后打造了优秀合理化建议评选、QC成果发布、劳模(技能人才)工作室等群众性创新品牌。

聚焦服务保障,打造高品质生活

将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纳入“卓越党建+现代国企”治理体系,省属企业党代表中一线职工占比达到61%,各级职代会中一线职工代表比例均在60%以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三重一大”事项100%由职代会审议通过。

积极参与全国收费员转岗分流专项调研,解决好服务区转型、企业合并重组等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和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工作,让每一名职工在转型发展中不掉队。

完善职工年金、补充医疗保险、高温津贴等制度体系,年均发放安康“三送”经费1600余万元。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加强对高危作业环境等重点领域的劳动保护。

开展“幸福交控”建设,先后协调、拨付专项疫情慰问金300万元。建立“四助”梯度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年发放慰问金90余万元。循环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年参与人次近万。建立项目化服务机制和为职工办实事“6155”模式,仅2021年就完成“办实事”项目576个,协调资金4500余万元,重点解决好职工疗休养、重大疾病就医、职工食堂、宿舍隔音等“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