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提高产业工人生活水平补齐共同富裕薄弱环节

江苏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马永青

    本文字数:2358

提高产业工人生活水平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收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是,根据调研了解,总体看,产业工人收入虽然逐年上升,目前仍相对偏低,这是新一代农民工和职校生宁送快递不进工厂、不愿当“蓝领”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维护劳动收入主体地位

实现共享发展,要求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维护劳动收入主体地位。目前,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占比低,工资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占比低,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低。因此,要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分配格局,调整资本、技术、管理和劳动等全要素不合理比价,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产业工人劳动报酬。

要引导劳动力要素畅通有序流动,使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以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农民工为重点,提高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努力使技能型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制造业是产业工人就业的主渠道,应实施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给予中小制造业企业相关的税费减免,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改变其存在的劳动条件不好、工资水平不高的情况,增强制造业岗位对劳动者的吸引力,打破“招工难”瓶颈。

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在扩面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改善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度,要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工会多方力量和作用,推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集体协商。各级总工会既要牵头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又要用足用好集体协商这一有效抓手和工具,为产业工人增收入、谋利益。要消除担心开展集体协商会削弱劳动力成本优势、影响当地投资环境的思想误区,真正认识到开展集体协商有利于促进产业工人共享发展成果、扩大消费、实现共同富裕。

要加强集体协商的法制保障,大力推动相关立法,提高立法层次,进一步化解制约集体协商的障碍,进一步健全企业与职工沟通协商和利益协调的工作机制。要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加快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之成为企业集体协商的依据,有效解决企业工会不敢谈、不会谈的问题。

探索发布行业性最低工资指导标准,指导企业形成以一线职工为重点的工资正常增长制度,逐步缩小一线职工工资与经营管理者收入差距,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集体协商分层推进的工作体系。要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通过推动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或“能级工资”等专项集体协商,推动企业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薪酬激励机制。

扎实组织新“八级工”评定工作,真正让一线工人得实惠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国近期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发展为新的“八级工”制度,即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职业技能等级之下补设学徒工,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并建立与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在实施中要破除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隐形门”,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对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工作的引领作用。要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技能人才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通过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单独的技能津贴等方式,合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实质性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要突出考核技能劳动者以“知行兼具”“一专多能”和“创新创造”为特征的能力水平,在为高技术领域输送紧缺人才的同时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要持续加大力度畅通技能劳动者向上流动通道,加强技能资历与技术资历、教育资历序列间的横向衔接、待遇对接。在新“八级工”评定工作中,创新和结合特别重要。创新就是要主动呼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着眼技能更新迭代,动态更新职业标准和改进评价方法;结合就是要坚持能力导向与工资分配相结合,体现通过勤劳、创新实现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引领、指导、托底作用,借鉴分区域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结合实施新“八级工”的进程,适时制定新“八级工”每一职业技能等级分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新“八级工”不流于形式,成为一线工人收入的“护身符”。

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干劲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供给上的充足满足,也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多姿多彩。要针对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特点,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以“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劳动创造幸福的主题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最美职工”、“文明职工”评比表彰活动和“书香企业”创建工作,激发广大产业工人实现美好生活的热情、激情、豪情和钻劲、闯劲、韧劲。

要依法将工人文化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划为公益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将其建设列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和产业工人综合服务阵地。要将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建在产业工人集中的区域,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地标、职工群众的“打卡地”。要为广大产业工人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尽管前一阵热播的反映产业工人生产生活的电视剧《人世间》获得一致好评,但这样的好作品还是偏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反映产业工人的作品比较多,涌现的《乔厂长上任记》《沉重的翅膀》《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市里的村庄》《外来妹》,都是反映企业改革、工人生活的好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十分注意防止在文艺舞台上产业工人的生活、工作、贡献被边缘化的倾向,更多地关注人世间普通职工群众的悲欢离合,大大压缩脱离实际、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作品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