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变“口头承诺”为“制度约定”
常州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让员工吃了“定心丸”
本文字数:790
本报讯(记者 吴文龙 通讯员 李平 冯囯连) “3年来,我们孩子每年暑假都来少儿训练营,学习娱乐两不误。公司这样的暖心举动真的很贴心。”日前,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暑期少儿训练营开营,职工的后顾之忧迎刃而解。
唯德康工会主席陈敬纳表示,类似这样的暖心服务都是工会与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得来的。唯德康有女职工387人,占职工总数75%以上,为保障女职工权益,公司今年3月启动“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协商”工作,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协商,最终确定生育假增加至158天等4项内容。
该公司2019年成立工会。工会成立后,员工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午餐福利、健康体检、工资结构、女职工产假待遇等议题,每年通过集体协商以合同方式来约定。近几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唯德康的销售额仍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稳定发展,职工收入也实现每年5%—10%的普调。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常丽说:“公司把‘口头约定’变为‘制度约定’,想方设法维护职工权益。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吃了‘定心丸’,自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唯德康的做法是常州市开展集体协商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集体协商覆盖企业52000家,覆盖职工100.9万人。据常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从主攻建章立制,打造协商体系;抓住工作重点,提升协商实效;准确把握形势,创新协商实践三方面入手,自2019年起每年创建5家集体协商指导工作室,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同时,把企业是否正常开展集体协商,作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6项必要条件之一,推动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落到实处。
据了解,依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制订《常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暂行办法》,着重解决“协商什么”“怎么协商”“如何规范协商”三大课题,为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规范引导。“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自201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以来,已在108家企业开展并取得成效,覆盖2万余名技术工人,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