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与书为伴,勤耕心田

    本文字数:660

陈宝泉

人生识字读书始,一派书香做知己。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难免沉迷于网络,被手机绑架,但也别忘了,除了网络,还有书海,除了拿起手机,还可以捧起书本,与书为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

与书为伴,读以求知,在于砺心增智。求知是人对书本的第一需求,也是读书的第一境界。然而,读书不应只为丰厚知识、增长见闻,更要注重砺心增智。读书,要懂得取舍之法,勤于追索好书。读好书,收获的不仅是精神食粮,还有思想的种子,心灵的淬炼,更能驱散迷茫、对抗平庸,看到“更大的世界”。

与书为伴,读以深思,在于洗心拔俗。读书之道,贵在深思熟虑、独立思考,不思考无以得精华,不思考无以得真谛。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之“思”是躬身镜检,洗心拔俗,砥砺践行。北宋著名易学家邵雍在《洗心吟》中写道:“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时光浮躁,思读好书,犹如沐浴甘霖,升华心境,涵养格局。

与书为伴,读以悟道,在于修心懿德。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让人精神自治,获得思想的力量。书读得多了,身上会因饱读诗书而自带书卷气,内心世界会越来越丰盈。要善于从书中思悟万物之道,耕心润德。读书的过程,就是提升道德修养、厚实内在魅力的过程。心有所向,行有所达。读书未必能够让人成就功名,却可让人浸润于“芝兰之室”。读书是“读世”也是“读人”,是领悟正道也是修身懿德。读好书,犹遇“人师”,既悟道、传道,又明道、信道,更授道、践道。潜心求真理,诚心悟道理,用心明事理,勤耕心田,明德惟罄,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