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好书与坏书
本文字数:794
李胜国
常听到一句话:好读书,读好书。那何为好书?又何为坏书?
台湾知名作家柯青华对一本书的好坏曾说过这样的话:“一本读了使人觉得心灵充实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行为堕落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同情、使人产生爱心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残暴、使人狠毒的书,是坏书……”而文化大家季羡林是这样评价一本书的好坏:“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呢,抑或让人向困难低头……”
两位名家对书的好坏所下注解,其中关键的都离不开一个“人”,也就是强调主体是“读书的人”。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说:“所谓好书,只是自己觉得喜欢罢了。”也是在强调“读书的人”而不是“书”。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坛一直不承认武侠小说是“文学”作品,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传播,人们毫不掩饰对它的喜爱,各种印刷版本充斥着书店,武侠剧也成霸屏之势。古龙书中许多富有哲思的句子被广泛引用和解读。教育专家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就提到让孩子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阐述了诸多益处。
一把锋利的刀,在厨艺高超的人手中,是做出美味佳肴的利器;在穷凶极恶的人手里,它是害人性命的作案工具。一本书亦是如此,到底是好书还是坏书?取决于读的人。其心不正之人,一本大家公认的好书也会让他读出大恶之义,不善之举。反之,一个心地纯良之人,也能从一些“不堪入目”的所谓的坏书中,读出真谛,学到“堪大用”之识。
读书是一场历练,一场修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好书坏书,所谓书的好坏,最终不过是“读书的人”是读好了还是读坏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说的那样——阅读,阅读,阅读,什么书都读——垃圾的,经典的,好的,坏的。当然,一本书之成为一本书,无论“垃圾的”“经典的”,当自有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徒有其名也就不能称之为书了。
读吧!读出个小桥流水、月满西湖,读出个海阔天空、鱼跃鸟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