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强化工会组织建设 全面履行工会职能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
本文字数:2506
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综合实力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9位,营商环境第4位,拥有13万名产业工人。1997年建会以来,在党工委和上级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区总工会多年如一日狠抓工会系统组织建设这一“牛鼻子”工程,努力提升组织保障服务水平,为工会全面履行职能提供坚实的组织制度保证。
潜心施策,聚焦强化组织建设
坚持构建“党工共建”格局。树牢“党建带工建”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政治理念,全区超过80%的基层工会主席由党员担任。把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与“优秀党支部”创建活动有机结合,70余家企业建立了党工联合活动室。在非公企业广泛开展“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党组织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工会职能履行更加有效,博世华域公司获评江苏省级示范单位。
争取政策扩大组织影响。积极征得并认真落实管委会赋予总工会“进区企业享受财政扶持政策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政策优势,参与审批扶持资金近350家(次)、36亿元,攻克了一些建会难点和空白点,有效扩大了工会影响,成为全国开发园区先行先试的首创之举。
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推进。将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额千万美元以上、亿元以上的企业建会放在首位。采取下达限期建会通知单、直接在职工中发放入会志愿表、敦促企业负责人签字承诺、人社部门协助核查、联合税务部门收缴筹备金等多种方式,推进企业建会,工会组建率达95%,入会率96%以上。
整合资源搭建协作平台。面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的现状,在全市率先组建国家级高新园联合基层工会、商圈联合工会,探索建立了韩日欧美、港台地区、民营、国有四个工会协作圈机制,根据各自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作。以“结对一组、提升一批、激活一片”为目标,专题安排区总工会委员“结对共建”活动。
明确抓手,致力夯实基础工作
严格规范基层组织设置。指导基层工会运作,及时申领法人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设立工会独立账户。指导基层全面建立“三委会”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根据园区青年职工聚集的特点,在基层工会委员会中普遍设立青工委员。
专心推行《工作手册》制度。2005年开始推行《基层工会工作手册》制度,在园区企业工作电子化趋势下,集成、规范、延续工会基础工作,排除异议,长期坚持,定期检查,使得基层工会卸任与接任干部“有责可循、有据可依、有绩可查、有事可续”,被南京市总工会评为工作创新一等奖。
培育认同有效管理模式。全区工会每年以“制定一个年度工作意见、突出一条工作主线、附加一个主题竞赛活动”展开工作布局。以全委会、年度大会、脱产培训班、单项专题会议布置推进总结工作,经过长期的坚持,广大基层兼职干部适应和认同工会工作安排,工作意识形成“惯性记忆”,工作承接与安排“定时”“定势”,有效增强了组织系统凝聚力。
扎实打牢工会经济基础。2003年开始对基层经费收缴实行特别的激励政策,与税务部门配合,多次召开工会经费收缴政策解读会、动员会,每年对下审计30家单位,以审促管、以审促缴。经费上交总额由从每年10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经费收缴管理、审计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方式方法
明使命,提高工会组织政治站位。进入新时代,全区工会突出强化使命担当教育,第一时间召开学习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通过《央视新闻》采访和《中国开发区工会》杂志谈体会、外出兄弟单位巡讲、总工会微信系列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并将重心下移到企业基层班组一线。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面向产业工人开展了百场学教活动。
补短板,强化民营企业工会建设。针对全区劳动关系变化特点,2017年开始将工作重点从外资企业拓展到民营企业,在全区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奋进杯”竞赛。广泛宣传“建家就是建企业”的融合理念,量身打造提出“九有”竞赛内容和“一律清零、从头做起”的竞赛要求,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推进竞赛工作,实现民营企业工会工作有效提升。
再出发,实施工会组建专项行动。按照组织状况梳理“十年一轮次”的传统做法,2019年,全区工会再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行动,对3000多家注册企业逐一摸底,针对高新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召开定向专场推介会,持续夯实组织基础。公开推出全区“杜绝工会组织虚假问题‘回头看’”专项工作,不回避自身问题,实现了“摸清家底、促进建会、拓展会员、防微纠偏”工作目标。
促升级,探索建立“数字+”考核体系。2021年,结合工会工作数字化常态,在全区工会探索建立KPI考核激励机制,同步设计启用“宁开工会”微信小程序量化考核基层工会工作,实现“数字+工会”模式。已有91家基层工会共260人完成注册,上传动态信息1090条,内容涵盖了六大业绩指标,做到了内容实时更新、形式多样结合。基层工会运用这一新模式充分展示工作动态,取得良好成效。
精准服务,彰显组建效能成果
建立保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自2011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会主席岗位津贴办法》,累计发放兼职工会主席津贴近200万元,让企业工会主席工作更有动力、干事更有激情,被评为全市工会工作创新二等奖。针对企业出现的多起侵害工会干部权益的情况,以《工会法》为依据,全力维护工会主席合法权益。2010年开始实行《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集体和个人给予进一步宣传奖励的暂行办法》,组织系统每年对优秀工会干部、工会会员、信息员等表彰奖励。
推出主题活动凝聚职工合力。全区工会持续4年开展“亮承诺、惠职工、助发展”主题活动,以职工满意为标准,通过年度目标形式予以订立,采用张贴承诺函、签订承诺书、职代会审议等多种形式公开承诺,开展职工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疗休养、网络APP普惠服务、爱心母婴室、单身青年联谊等活动,累计公开承诺达1500项。
举办赋能培训提升内驱动力。将组建工作成果体现在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培训上,每年组织“职工赋能提升百场培训”,两级工会主导开展200多场有分工会主席、工会小组长、非公企业“五讲”班组长、基层广大职工参与的技能与素质培训班,利用微信公众号在线播放了各类实用型培训课程,有效配合产改工作,受到职工普遍好评。
打造优良人文环境增强引力。十余年来,累计投入千万余元,每季度举办一次全区职工文化与体育活动,被表彰为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持续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思想文化教育引领活动,组织参与义务献血、社会爱心公益等活动,打造全区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