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唱响“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发展”主旋律

——南通市崇川区总工会特色工作点击

    本文字数:4897

在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上,崇川区总工会主席姜永良(右一)为新建的劳模工作室授牌。

 

去年以来,南通市崇川区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政所想、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工作定位,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求新意识,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以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发展为永恒主题,着力找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点,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促进区域发展中勇于担当,创造业绩。

全力主攻新阵地——楼宇工会建设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南通的主城区,崇川区的商务楼宇经济发展在近年进入了井喷期,单体3000平米以上的商务楼宇已超百幢,年税收超过13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垂直印钞机”;而与之同步提升的,是日益增长的楼宇企业和职工数量。去年以来,崇川区总紧紧围绕当地楼宇经济发展主线,按照“建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的要求,切实加强楼宇工会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把楼宇工会建成“服务型、创新型、活力型职工之家,当好楼宇经济发展的“保姆”。

楼宇建会接近全覆盖,万名职工有了娘家。“我把票投给了平时对我们非常关心照顾的王燕王姐。说实话,本来我还有些跳槽的想法,但现在这里有了工会,我感觉心安了,有底了,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努力一些。”在南通最繁华的商务楼宇之一,中南百货工会的成立大会上,职工代表曹伶俐发出这样的感叹。进驻商务楼宇中的小型单位多、人员流动大,绝大多数单位不具备单独建立工会的条件。为此,崇川区总在2014年便制订了商务楼宇工会建设三年规划,初期通过开展商务楼宇工会示范点创建活动,以实现办公场所固定化、工作人员专职化、经费保障长效化、基础数据动态化、运行机制规范化、服务模式精细化、作用发挥最大化等“七化”为创建目标,推动建设楼宇工会品牌。去年,该区充分利用三个依托(依托物业公司组建,依托规模企业组建,依托业主单位组建),推动楼宇工会组建。楼宇建会由试点走向广覆盖,目前全区共组建楼宇工会75家,覆盖会员职工近一万余人,工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促进了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扮演着区域楼宇经济发展的“保姆”角色。

精细化服务,楼宇生机盎然。同乘一个电梯上下班,却从不交流与沟通;看似很熟悉的身影,却彼此从未说过一句话;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知该如何寻求帮助……在成立楼宇工会,开展工会服务和活动之前,商务楼宇里的这种“生冷”现象,对楼宇招商有影响,也不利于社会和谐。而现在,崇川的楼宇里却是另外一种情景……“我是一名教育机构的私教,我和我的同事想让工会举办些国学讲座来提升修养”“我们除了工作就是家庭,没什么时间去体检,工会能不能组织医生到楼里来体检”“我是个编程员,看了人家技术好的月薪比我多好多,工会能不能组织些相关的培训提升下我的技能”……这是在工会召开的楼宇精细化服务恳谈会上的一幕,与会的各楼宇企业和职工代表各抒己见,提出各类服务需求20余项,并填写了《工会精细化服务职工征求意见表》。去年,崇川区总充分利用楼宇资源,创新服务载体,更新服务理念,针对楼宇企业高度信息化,楼宇职工知识层次高的特点,以金融汇、京杨数码城、信普大厦等特色楼宇为重点,采取“请出来”、“送上门”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职工技能比赛、品牌推广、社区公益等活动,启动了“信息、人文、政策、公共服务、党建等资源要素向楼宇集聚即“五进楼宇”活动,开辟了职工活动场所并添置了多项运动器材,组织楼宇职工开展诸如运动会、联谊、相亲、卡拉OK等丰富多彩趣味活动,推动实现了职企共赢以及和谐暖心楼宇构建,为政府分忧,为职工解难,不断地提高楼宇职工群体的幸福指数。

倾情服务新市民——农民工群体

“感谢工友们的信任,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我一定会用最真挚的感情,服务好广大工友,广大农民工兄弟姐妹”。在江苏东有物流公司工会成立大会上,新当选的工会主席施捷向职工这样表态。这个农民工职工占比超六成公司工会的成立,吹响了2015年崇川区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的集结号。一年来,区总以农民工现实需求为导向,依托有限资源,不断创新建会入会形式,采取“捡芝麻”、“扫旮旯”的“笨”办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农民工入会工作。同时强化工会服务,广泛宣传农民工入会的意义和好处,努力增强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民工入会长效机制,以维护农民工整治、经济、文化权益为抓手,用服务促入会,保障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去年,该区新增农民工会员数2754人,农民工会员数47807人,入会率高达96%。

“我当时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的工会,没想到工会还真为我们做了主,而且处理得公平公正,我服!”41岁的郭晓明从外地老家来南通打工已近10年,他被所属的物业公司安排在某银行监控室工作。2015年5月,郭晓明接到物业公司要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郭晓明认为自己一向工作认真,尽职尽责,在多次和公司交涉无果后向街道工会反映。街道工会在了解后得知,今年企业未与郭晓明签订劳动合同,5月份银行又要求上岗人员持有消防证书否则辞退。为此,工会一方面指出企业在执行劳动合同法及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要吸取教训,为过失买单。另一方面与郭晓明进行沟通请其体谅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是因为客户有新的工作需求,不得已而为之。6月12日,工会、企业、职工三方进行了面对面的协商调解,最终达成协议,企业一次性给予郭晓明7000元的补偿金,双方握手言和。

“如果没有工会的热忱关怀,鼎力相助,哪有我们一家如今的幸福快乐,充满阳光!”2006年,公燕随丈夫郗雷霆从山东来到南通。一家五口仅靠郗雷霆的微薄工资养家,全家人挤住在30平米的车库里,孩子写字都要趴在床上。工会在走访中得知后,立即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工会首先多方协调为其解决工作这一根本问题,根据她家有3个小孩上学需要接送的实际情况,将她安排在了早七点至下午三点的公共场所卫生岗位上。随后,工会又广泛发动,四处寻找合适的房源着手帮助其解决住房问题。在工会的指导联系下,小公一家做了低息贷款,并得到了社会公益救助10万余元,购买了市区一套70余平米的二手房,一家人终于圆了住房梦。在工会的鼓励引导下,公燕还报名参加了市优秀农民工学历提升大专、本科班学习;丈夫郗雷霆由于后顾之忧得以解决,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被所在单位评为优秀外包工。

“我很喜欢我的第二故乡,这里工会经常开展文化活动,让我爱上了文学,懂得了学习,提高了修养。”“十佳新市民”、演讲大赛一等奖、诗朗诵二等奖、“江海志愿者”、文学社骨干志愿者、阅读俱乐部会员……这些荣誉的得主是来自山东的李宜春,她自称刚到南通时是个绝对的“屌丝”。加入工会后,她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诵读、演讲、书法、舞蹈、球类活动只要有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凭借着过人的天赋拿到了各种奖项和荣誉。前不久,工会开办了为期3天的文学写作班,在写作上同样出众的李宜春,在班上获得了点拨和讲师的青睐,成为了一名业余文学写手。她创作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获得区教体工会征文大赛一等奖,《道德与法制》获得区外口办征文大赛二等奖,《爱心午餐》获得市工会、妇联“爱心小故事”征文大赛“美文奖”。此外,她还在工会支持下,开办了新市民子女国学阅读班,免费向新市民子女开放。

区总在金融汇楼宇举办金融知识微课堂讲座。

 

区总举办 “职工在我心中 阳光与你同行”楼宇劳动法律知识竞赛。

 

七夕节,工会请来老师指导文亮小苑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兄弟制作手工玫瑰花。

 

工会组织医疗志愿服务队到工地为农民工体检。

 

开拓探索新形式——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化

随着2009年王养飞、解建达、曹振清等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立,崇川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当时还没有硬性要求的“新鲜事物”,为发挥劳模作用,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独特贡献。去年,崇川区总出台《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化意见》,明确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保障、台账详实、成效显著“八项规定”,并成立了区总工会主席直接挂帅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在规范创建的同时,逐步探索全区劳模创新工作室向集群化模式发展。

科技创新型模式。“近几年,公司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品种结构,传统的高温高压染色技术已无法满足要求。他一有空就钻进工作室,带着团队日夜摸索,创造性地开发了‘低温松驰免洗工艺’、‘碱性染色工艺’、‘退染浴法工艺’等数项革新,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产量连续翻番,他现在是我们企业的明星,老板尊重他,员工敬佩他。”科德宝衬布(南通)公司工会主席黄建荣不断称赞的“他”,就是南通市“五一”奖章获得者、范汉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范汉明。这位没有光鲜耀眼学历的“草根明星”,手中却有着“专、尖、特”的绝活,关键时刻只要一出手,就能“一剑封喉”,让设备“乖乖听话”。“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那就要创新,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平台。工会帮我们创建的创新工作室,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和难题。”范汉明这样说道。在崇川区,类似的工作室还有陈华祥技能创新工作室、葛美才科技创新工作室等16家,几年来,共申请国家专利3项,省、市级技术革新28项。

教研创新型模式。都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而南通教育则要看崇川。崇川区是教育大区,教研水平及师资力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更是走出了李吉林这样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面对过往的辉煌,如何在教育改革大潮中,用新的载体发挥出崇川的师资教育优势,使崇川的教育得以更加均衡、优质、创新的发展,崇川区总所创建的胡建、何晓梅、邵云为代表的教研创新工作室正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也是一名初中校长,我将以劳模的名义,建立自己的教科研创新工作室。这将开启我专业成长的新的天地,也将为我的教科研创新再出成果添上飞翔的翅膀。”跃龙中学校长胡建在近期举办的崇川区首届劳模工作室创新讲坛上这样说到。这位全省著名的“上课校长”,以劳模工作室为载体组建了教科研创新团队,在他的工作室里,有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有区内教研精英等等。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获得全国语文教学比赛初中组第一名,有三个省级课题已结题或在研究中,他个人也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教研创新群在我区的劳模工作室创建中属于起步较晚的一个群,但是它创新起点高、人员素质高、成果质量高,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会为全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带来新的提升和成绩。”崇川区总工会主席姜永良如是说。

服务创新模式。在崇川,有很多先进工作者分散在各个社区从事基层工作,他们既是社区工作者又是工会工作者,以他们为核心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很好地把工会工作和社区服务工作进行结合,让工会有效参与到社会治理里来。“现在,我们社区从书记到社工,任何人在接待群众时都要严格执行‘四个一’工作法,做的不到位引起群众不满意的,都要追究责任。”虹西社区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刘德炎口中的“四个一工作法”(一句话、一张凳、一杯茶、一个本),就是今年刘德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服务创新之一。所谓一句话,即“你好,有什么事”,主动询问,而不是让群众问;二是一张凳,不是面对面坐,而是侧坐,避免了居高临下的不对称;至于一杯茶,每个群众来都要倒上一杯茶,有什么事,先解解渴,缓缓情绪再说;还有就是一个记事本,凡群众来反映问题,都要手工记下姓名、地址、电话、何事,让群众感到政府是重视群众的每一件事情的。类似的还有国胜社区李春林劳模工作室的创新成果:民营企业联合体。两年前,为推动民营经济升级发展,社区书记兼工会主席的李春林和他工作室的3位成员大胆创新,经斟酌评估后提出了成立“国胜社区民营企业联合体”的构想并付诸实施,以民营企业“抱团取暖 共同提升”为宗旨,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通过“联合体”进行调配,构筑了“发展空间共同拥有、前沿技术互通有无、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管理运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五大平台,社区民营企业呈现出跨越、持续发展的态势。近年民营企业共申报专利250个,2014年生产总值5.3亿元,社区从一个偏僻的农村社区一下转变为区纳税大户。

顾伟 徐岚

全国劳模、广源彩印职工陈华祥(中)和工友在工作室讨论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