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他让古老的扬州雕版技艺焕发“青春”

    本文字数:1783

陈义时从事雕版技艺非凡

在中国印刷史上,雕版印刷有着“活化石”之称。

扬州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2006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雕版印刷作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州文化最重量级的组成部分。前不久,由扬州雕版工艺师陈义时创作的一幅长2.5米、宽0.6米的雕版作品《运河吟》,既是向扬州2500周年城庆献礼的艺术杰作,又堪称为“史上最大”的一幅雕版作品。

陈义时出身于雕版世家。他 14岁随父学艺,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创作的活字本《唐诗三百首》、图谱《弥勒佛》和代表作《运河吟》、《四明丛书》等雕版佳作,享誉中外工艺美术界。

据陈义时介绍,扬州的雕版印刷历史非常悠久,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早在清光绪年间,他的爷爷陈开良就在扬州开办了当时最大规模的雕版印刷作坊,他的父亲陈正春曾雕刻过《扬州丛刻》、《暖红室》等古籍,凭借精湛的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雕版师。

在陈义时的记忆中,当年扬州的雕版印刷生意很红火,不少客人慕名专程从上海、浙江,甚至东北到扬州来看版订货。他说:“ 1961年,扬州古旧书店重刻《扬州丛刻》,因为有些版子缺页,请我父亲去做雕版修补工作。后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在高旻寺成立,我14岁跟随父亲学艺,成为刻印社最小的徒工。”

“文革”期间,雕版印刷业受到冲击,广陵古籍刻印社被逼停业。1978年,广陵古籍刻印社重新开业,陈义时的父亲被请回到刻印社。然而,时隔两年后陈义时的父亲离开了人间。父亲在弥留之际曾嘱咐陈义时:“一定要把祖传的雕版绝技传承下去。”当时,扬州雕版技艺后继乏人,仅有三个人会这门手艺,而且,很多雕版技术难题除了陈义时其他人没办法解决。

1982年,秉承父命的陈义时回到了广陵古籍刻印社。此后几十年间,经陈义时和同事们的巧手刻补,《礼记正义校勘记》、《欠伸稿》、《里堂道听录》等一大批历史古籍文献得到抢救性保护,濒临失传的饾版印刷技术得到恢复,传统古籍雕版印刷的全套工艺在扬州传承下来。

提起雕版技艺,陈义时言语滔滔不绝。“雕版一般要经过写样、上浆、发刀、挑刀、修边等多道工序。”他告诉记者,雕版用的刀具有数十种,但常用的是拳刀,寓一拳相握之意。雕版所用材料主要是梨木,梨木的特点是纹路细腻,木质软硬度适中,而且不会开裂也不会被虫蛀。

陈义时还向记者重点介绍了雕版的第二道工序——写样。“写样的字看似千篇一律,但变化无穷。以最常用的宋体为例,有‘老宋’、‘仿宋’,还有‘长宋’。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瓜子点等之分。比如‘心’这个字,上面的三个点从左到右分别叫腰子点、瓜子点和兔眼点……”

陈义时一边介绍,还一边动手做“上样”的示范。他将经过校对的写样,细心反贴在木版上,待干燥后用手工打磨至透明,字和线条便透过纸背显露出来。第三道工序——上样便完成了,上样完成后就可以刻版了。陈义时说:“我们雕版行业将刻刀称为‘拳刀’,握刀如握拳,手上功夫就全在这一把‘拳刀’上了。”在陈义时看来,雕版刻字并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既要懂笔意,知章法,还要相当细心,因为稍不留意就会刻废。

从事雕版几十年,陈义时雕刻的作品不计其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里堂道听录》,该书由清朝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焦循撰写,印刷装订形式为线装4函40册,全书所辑为名家著述精要及掌故秘闻等,其手稿真迹藏于国家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初,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从北京翻拍回原稿,由陈义时以传统的雕版技艺完成这部古典巨著。古典巨著《里堂道听录》雕版印刷成功后,荣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而且,由陈义时雕版的《礼记正义校勘记》,荣获了全国古籍优秀图书特等奖。

为让雕版技艺代代相传,陈义时打破“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将雕版技艺传给了女儿陈美琪,陈美琪成为陈家雕版印刷第四代传人。2009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慕名到扬州拜师学艺的人多了起来。如今,陈义时带出来的雕版徒弟遍布江苏、江西、山西、山东等省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

展望传统雕版技艺的未来,陈义时充满信心。他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雕版印刷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凝聚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雕版印刷,一定会再度兴盛。”  

记者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