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打造“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
镇江建阵地强队伍推动“双进”走深走实
阅读数:1313 本文字数:1094
本报讯(记者 范翊 通讯员 俞荣新)近日,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江苏工匠、江苏恒顺集团制醋高级技师林田中又多了一重身份,成了镇江“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讲师团的一员,他所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挂牌成为“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
林田中劳模创新工作室建在制醋车间一线,由100㎡的理论交流区与3000㎡实践操作区组成,既可以坐下来讨论学习,也可以实地观摩,甚至可以体检劳动。挂牌“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后,这里将向更多产业工人、班组长、青少年学生敞开,通过现场体验进行更为生动的思政教育。
依托原有的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阵地,镇江市总工会整合建设了18家各具特色的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包括面料研发一线的符爱芬劳模创新工作室、凤头鸭养殖基地的沈晓昆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延伸了“双进”宣讲阵地,拓宽了职工思想教育渠道,有利于推动这项工作形成一体化、常态化、机制化。
“我准备给孩子们讲讲日常使用的电是如何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再分享一些我的工作经历,告诉他们是劳动创造了光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供电系统优秀班组长李迎涛已经谋划好进校园“第一课”的宣讲内容,“也欢迎兄弟单位的班组长们来京口变电运维班,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在“双进”活动中,李迎涛不仅要作为工匠代表走进校园,还承担了该市班组长思政教育的研究课题。李迎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是18家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之一,他本人也成为产教结合的典型,挑起了宣讲的重担。
和林田中、李迎涛并肩“作战”的,是一支由105位劳模工匠、思政教师组成的宣讲队伍,其中既有全国劳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赵亚夫这样的“明星”劳模,也有门机司机唐义朝这样的一线优秀产业工人代表,还有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车辆工程系总支书记毕胜强这样既有江苏工匠身份、又是学生思政教育者的复合型讲师。另外,宣讲队伍还聘请了一批老当益壮的银发宣讲员,并将吸纳一批扎根一线的职工宣讲员,选拔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宣讲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组合宣讲。
据了解,宣讲课题由该市总工会和思政教师们反复讨论,精心设置,80个课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重大理论课题为首,另外聚焦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引领等工会重点工作,还纳入了“工匠精神与高质量发展、工匠精神视域下职工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研究”等课题,以及“新四军与苏南抗日根据地”等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工运资源的课题,大大丰富了基层的选择。
发布思政推荐书单、举行线上直播、开展感言征集、组织主题演讲、评选优秀课件……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贯穿全年,推动镇江“双进”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