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李海珉:守望古镇文化 留住江南最美乡愁

    本文字数:2003

工作中的李海珉

 

 

 

黎里古镇

 

 

有着32年党龄的李海珉,守望古镇37年。他说,守望古镇是我的终身事业,纵然困难重重,我也从没有动摇过。

见到李海珉,是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游客中心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堆满书籍,散发着油墨书香味。眼前的李海珉,一身西装、精力饱满、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看上去根本不像75岁的人。

李海珉生于1947年,是土生土长的黎里人。当年,作为一名中学老师,他怀着对柳亚子的崇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写就了一本《爱国诗人柳亚子》。对于黎里历史,从驳岸的一块块缆船石,到长短宽窄不一的弄堂,再到名人和民间文化,李海珉了然于胸,其间,他经常给报刊写文投稿,向社会宣传黎里古镇的文化,是当地公认的“黎里通”。

1987年柳亚子纪念馆成立,让家住对岸的李海珉越发有了想法与感触。1994年,当地把古镇保护的重任交给李海珉,把他从学校调入柳亚子纪念馆任职,后又兼黎里镇文保所长。“当时每月减少20%的工资,周围的人都觉得我傻。但我却认为人生有舍,才能有得。”李海珉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化研究,这样的“舍”,很值得。

来到纪念馆后,李海珉一头埋入书堆中,潜心做文史研究,为申报历史文化名镇而努力。“在黎里中学教书,我是个古镇保护志愿者,到柳亚子纪念馆兼黎里文保所工作,保护古镇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是责任人。”

1995年开始,李海珉花了三年时间,走访考察江南一带的50多个古镇及古村落,积累了一千多万字的资料,图片两三万张。走访后的收获,让他更坚定了保护古镇的信心。他说:黎里,在江南古镇排列中绝对归于第一梯队。

之后,他参与全市大中小学校的巡回展览,举办“爱国诗人柳亚子”讲座。截至1999年,讲座超过300场,发放《爱国诗人柳亚子》10万册。1999年,李海珉又以小故事形式写了12万字的《柳亚子》,此书内容丰富,富有趣味,更适合用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97年,黎里迎来了第一次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的机会,后因种种原因,申报一事被搁置了。失去这次机会让李海珉又苦等了6年。转眼到了2003年,李海珉为新一次的申报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可现实再一次残酷地打击了他。

回想当时情景,李海珉的心情还有些激动:“由江苏省政府审批的480个项目被砍掉了,其中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项目也被砍掉了,我积累的这么多资料难道就此作废了,以后谁来审批呢,久久没有下文。”

更难的还在后面,2006年黎里因行政区划改革,与芦墟合并成汾湖镇。汾湖镇的设立,就意味着没有了黎里镇这一说法。听到合并的消息后,李海珉整个人都蒙了,脑袋嗡嗡作响,整夜没有合眼。“自己面临退休,连仅有的平台都没有了。从此偃旗息鼓,还是继续努力?”李海珉感到迷茫。“第二天我就想通了,自己是文物工作者,也是一名党员,怎么可以不作为?即使退休,仍然是职责所在。”李海珉说,家乡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我这些年积累的历史文化素材,决不能就这样闲置。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退休后的李海珉,被古镇及旅游公司聘为顾问,全身心地扑在古镇文化发掘之中,继续研究和整理黎里的文化资源。他说,“退休后我就是一名古镇的守望者”。守是为了现在,望是为了未来,为此,他把自己的家命名为“守望庐”。

“黎里中秋显宝”发端于元代,明代渐成气候,到了晚清与民国时期,显宝之风十分鼎盛。在李海珉的发掘下,2014年起黎里古镇恢复了“中秋显宝”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今年是第八个年头,已成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海珉利用传承人身份,将守望古镇这一主题融入“中秋显宝”,赢得了广泛支持。

李海珉不但是黎里古镇保护的积极实践者和见证者,更是将黎里推往全国和世界的积极行动者和见证者。“2006年出版的《古镇黎里》只有三十几万字。”李海珉说,之后又花了两年时间,把积累的资料整理归类,认真校对,2013年再版,扩充至75万字。

“努力在人,不信由天”,2013年汾湖改为黎里,2014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接纳黎里,2015年3月,黎里镇增补进江南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欣慰地说:“这三步走得扎实、踏实,我非常高兴。”

至2021年,李海珉先后出版江南古镇和南社文化两类书籍20多部,共计600余万字。目前,他正在为出版《黎里古镇》人物编、风情编作准备,还将努力完成黎里缆船石、弄堂、厅堂、砖雕等书。

李海珉的孙女李芳远是中山大学博物馆系在读研究生,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十分敬重爷爷的选择与努力。”放假期间,她主动为爷爷制作PPT。她说:“爷爷的付出与坚守,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值得。”

作为古镇守望者,李海珉的视角不仅是黎里,还放到了整个江南古镇。他说,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江南古镇更显珍贵,需要有人去呵护。因此,他早在2003年通过写信,后用qq,再到现在的微信,四处联络热爱江南古镇的本土文化人士,发起成立了古镇守望者联盟,抱团守望江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那一座座千年古镇。

“我不想闲散享受,决不随便浪费时间,但愿身体健康,精力允许,一定要把电脑里储存的数千万文字,数万张图片,归类整理,撰写成书,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千万字的著作。”李海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