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那年的正月十五

    本文字数:1191

王军

小时候,春节是我最期盼的一个节日。除了穿新衣、拿压岁钱、吃好吃的菜肴,最让我窃喜的莫过于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五,耳边竟然没了母亲的一句唠叨。

好日子总过得很快,还没缓过神,还没品尝够节日浓浓的味道,短暂几天的无拘无束就画上了句号。母亲的训斥又在耳畔萦绕。外婆是最疼我的人,每回她总会在第一时间和母亲叫板,新年头的,难得把细小伙玩玩,老话说得好,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等吃了圆子,再叫他收心也不晚。

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十五的圆子,尤其是外婆亲自做的油脚馅圆子早让我垂涎欲滴了,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眼巴巴盼着十五的到来。

盼十五的日子是难熬的,到了那一天,我自觉地早早起了床,跟屁虫似的听着外婆的调遣,外婆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不紧不慢地张罗着一切。她从米缸里搬出一个阳面袋子,里面装的是做圆子的糯米粉,看着雪白的糯米粉我就一个劲地咽口水。外婆娴熟地用半开的热水和好粉,再用从茶食店里买来的油脚(油炸糕点的下脚料)拌上绵白糖搅合成包圆子的馅,此刻整个堂屋弥漫着浓郁的香气,我早已按捺不住,恨不得要在和好的生粉上啃上一口,催促着外婆赶快包圆子,外婆还是不紧不慢,见我猴急猴急的馋样,用筷子挑了一点馅放进我嘴里,绵白糖的甜,油脚的香,溢满了口腔,含在嘴里,久久舍不得咽下肚。我安逸地坐在边上,看着外婆将馅一点点包进和好的米粉团里,再用双手的掌心搓成一个个圆子,整整齐齐摆放了一竹匾。

圆子下锅是最喜人的时候,灶台的大口铁锅里满满的水,烧开后外婆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珠圆玉润、雪白剔透的圆子沿着锅边滑进滚开的水里,再用铁勺贴着锅边缓缓探进锅底,轻轻来回推动一下,让下水的圆子不会粘上锅底,盖上锅盖,外婆往灶堂里加了一把柴火,旺火很快烧开了锅,揭开锅盖,刚才还沉底的圆子争先恐后地跃上了水面,像一个个顽皮的胖娃娃在滚动的沸水中跳跃。我早已按捺不住,忘乎所以地用筷子敲打起空碗来。

圆子盛到碗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碗里圆润饱满的圆子,柔软雪白,大人们不忍下口,我早就等得快流口水了,还在灶台边忙活的外婆见状,对大家说起了祝福的话语,圆子端上桌,不等外婆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动起了筷子,狠狠一口下去,还没凉透的圆子在嘴里,烫得直在舌头上打滚,外婆连忙喊着让我吐出来,我倔强地张着嘴巴往外呼气,舍不得吐更不敢咽,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现如今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也逐渐把复杂的节俗慢慢淡化。又到一年正月十五,不知多少人家为了品尝那碗圆子,去经历米到粉全过程的劳作,还有多少人家为了品尝那碗圆子,去亲力亲为动手和粉包馅。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用做,超市货架上各式口味的速冻圆子,让我们在这一天享用到美食的同时,享用到了快捷和便利。可是外婆包的油脚馅的圆子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在我的记忆里那不再是享用美食,是享受美食,更是在享受爱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怀恋外婆包的油脚馅的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