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明清文人索润笔

    本文字数:808

刘浪

自古文人耻于言利的观念,到明中叶后逐渐转变。对待润笔一事,有的文人不再遮遮掩掩,也不再被动等求文者送上门,而是自己主动索取,形成了一种近乎市场化的行为。

桐城派名家方苞,在未成名前,曾亲自写信催要过润笔。道光年间,吴修编纂的《昭代名人尺牍手迹》中,收录有一则方苞的手书,云:“令亲处撰文润笔如已交,望为掷下,缘日来正觉拮据也。”

有人向明代学者桑悦求文,因为关系亲近,就不打算给润笔费了。不料,桑悦说:“我不收是我的事,但你不能不给!我平生从不白作文章,没有润笔,最是扫兴。你可以暂且先放一锭四五两的银子在我面前,助助兴,等我把文章写成,就退还给你。”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收取润笔不仅包括银钱,而且不介意别人以实物充抵。有一次,马怀德替人向他求文,问需不需要支付润笔。祝枝山答:“当然要”。接着又补充说,“我不计较,若不给银钱,给青羊绒也可以。”

风流唐伯虎绝意科场后,以书画换取衣食,获取润笔毫不含糊。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载:唐伯虎曾在好友孙思和家放有一本巨簿,里面详细记录所作书画,簿面直接题上两个字:“利市”。对唐伯虎而言,所作书画就是一笔笔生意而已。

明永乐、正统年间,江宁人张益,作文风格既不求险怪,又不涉浅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天成,很受当时的人们喜欢。“凡京师送行、庆贺,皆其所作,颇获润笔之资。”求文者实在太多,他一时忙不过来,常常将旧作改换一下名字拿来应付。

有一次,张益竟闹出一个笑话:有人求文庆贺刚升任的一位郡守;不久,又有人托请写篇为一官员送行的文章,张益将之前的那篇文章稍易数言便交差。他不清楚,这两位官员本是到同一地方任职。后来,两位官员相见,各出其文,方知实则出自同一篇文字,大发一笑。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作为文人,卖诗文以换钱,天经地义,实无可厚非。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况且受人之托,则忠人之事。若像张益这样,出卖的恐怕就不是诗文,而是“斯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