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辛丑将尽十册书
本文字数:1774
王振羽
辛丑年又要过去了,朋友让略做盘点,推荐辛丑年图书十本。也就不揣浅陋,贻笑大方,遵命而行。
1.《王安石:立于浊流之人》宋史很热,多种文本招摇过市,北大赵冬梅教授批评吴钩,但首都师范大学的李华瑞也批评赵冬梅。流寓东瀛的王瑞来教授也自有见解。江阴作家夏坚勇终于写完了宋史三部曲,他不认为是虚构文本,而自命为长篇散文,所谓非虚构吧。地处中原的郑州大学出版社推出张邦炜的《宋代皇亲与政治》《两宋王朝史》,但我要推荐的则是日本学者三浦国雄的《王安石:立于浊流之人》。这是一本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的小册子,不到十二万字,却涵盖了王安石的一生,堪称王荆公的隔代知音。书中有一《天上的研讨会》,展示多人对王安石的观察与争论,别具一格。2021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细读此书,令人浮想联翩。这位三浦国雄,与演员三浦友和有关系否?
2.《方以智年谱》晚明清初,乱世纷纭。有所谓明末四公子之说,世人多知如皋冒辟疆,因为董小宛;也多知侯方域,缘于《桃花扇》;还有一宜兴陈贞惠,都是当时复社中坚,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但方以智,来自安庆,也是一个很了不得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呢。2021年是他诞辰410周年,辞世350年。方以智究竟是自杀?病死?聚讼纷纭,争论不已。但不管怎样,他所留下的文字弥足珍贵,不可轻慢。
3.《清初之遗民与贰臣》明清易代之际,出现了不少与满清的合作者,如洪承畴、范文程等,也有起初合作后来反悔者,如钱谦益、吴梅村、吴三桂等,但也有坚持到底以遗民自命者,如顾炎武、黄宗羲、屈大均等。各人选择不同,但都在时代风云中行走自己的人生之旅。身在海外的教授谢正光借助于文本细读,就顾炎武、钱谦益、万寿祺、王士祯、方文、余怀等人进行详细考察,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文人众生像。
4.《天下黄河》书写河流,名篇经典多多,如《尼罗河传》,是一德国人所著,他还写有《地中海》《莱茵河》等,好评如潮。中国大陆河流纵横,最为知名的自然是黄河与长江。就黄河书写,自然可以有不同角度,多种文本。曾有一外国人从山东逆流而上,行走黄河,留下文字。多年前,有陈梧桐先生领衔写有《黄河传》,也是一种艰苦努力。《天下黄河》穷数年之功,在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之上审视黄河,穿越古今,有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得天独厚,也有行走黄河的切身体察,而书中附录资料也较为详备地让人对黄河有一直观印象。
5.《帝国的覆灭》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回望近二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往往令人心潮起伏很难平静。这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如此节节溃败不可收拾的背后深层原因到底何在?就此问题,当然有多种梳理与解读,而雷颐教授的此书,看似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但他就“天下”自大观念的破灭、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的破产、制度的困境、国家观念的嬗变到最终的宪政与革命的博弈,最终酿成崩溃河决万劫不复,令人沉思,让人扼腕。
6.《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21世纪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盘点这一世纪的小说文本,各种言说,颇为招摇。人在香港的许子东教授经常活跃在大众媒体,他却以一己之力审视20世纪的中国小说,从梁启超到刘慈欣,涉及到的作家大致有65人,有的作家作品出现不止一次,但许子东就某一时期的十年文学,提到了姚雪垠、浩然,还说到了《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时期文学代表人物,他提到了26人,许多自我感觉爆棚的名流作家似乎并没有进入许子东的视野。常州的李怀中注意到了,许子东提到了李伯元与高晓声。
7.《顾拜旦说》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奥林匹克五环会徽、奥运会会旗的设计者。他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提出奥运会卓越、尊重、友谊的精神,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他虽然已经去世84年了,但在中国举办冬奥会在即,重温顾拜旦的言说,别有意义。
8.《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会战:德国人的见解》二战研究,文本多多。丘吉尔的回忆录,大部分内容与二战有关,还因此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我们较少注意到德国人对二战的看法,他们是战败国嘛。此书,从德国人的角度审视这场战争,深刻细致,认真审慎,特别值得一读。
9.《再见那闪耀的群星》景凯旋教授研究唐诗,遴选李唐诗歌海洋中的二十家与读者分享。这二十家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但常说常新,颇可一读。
10.《队伍》这是一部三卷本长篇小说,聚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初的苏北,人物众多,大气磅薄,是黄孝阳与陶林联袂创作的长篇力作。黄孝阳辞世即将一周年了,思之令人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