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上周五,在泰州市姜堰区总工会,工会干部与外来员工代表共聚一堂,畅谈有“家”的温馨感觉——
工会伴团圆 他乡月亦明
本文字数:1299
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杨爱平
9月17日,在泰州市姜堰区总工会“堰惠客”关爱外来职工中秋座谈会上,姜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总工会主席毛戴军与10对外来“双职工”代表和相关企业工会负责人共聚一堂,谈体会心声,送中秋礼包,促品牌升级。
近年来,姜堰区总以“关爱外来务工人员”为切入点,创新打造了“堰惠客”工作品牌,取“姜堰惠及八方来客”之意。同时,实施“八大行动”,从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生活、婚恋交友等多个方面为外来职工提供各项特色服务;送出“八大礼包”,助力留姜过年职工同心抗疫,暖心之举让“新姜堰人”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浓浓关爱。截至目前,姜堰区总工会为相关职工报销返乡返姜车票、提供免费体检、发放助学金,以及年夜饭、电话卡、旅游券、快递卡等实物发放已累计投入200余万元。首期组织25名优秀职工代表赴江苏丽园参加免费疗休养。
为进一步深化“堰惠客”活动品牌,更好地关爱和服务在姜外来职工,今年中秋佳节区总特别策划了“工会伴团圆他乡月亦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线上”面向各行各业外来职工开展中秋寄语赠礼活动,职工通过微信填表留言,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区总工会精选寄语200篇,向被选中的外来职工老家的亲友邮寄中秋礼品一份;“线下”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向外来职工送上祝福和慰问的同时,了解他们在姜堰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我和爱人来姜堰已经10年了,当初是因为这里的教育质量特别好,为了孩子来的。去年疫情期间,我父母来姜堰过年,得知我父亲要过80岁大寿,公司和区总工会特意送来了他最爱的兰花。”华脉光电吉林籍员工梁予林说,“区总工会年三十给我家送了年夜饭、大年初一上门慰问、初五组织了游园、掼蛋等活动,我为自己成为‘新姜堰人’而骄傲。”
山西籍职工武国权夫妇在中裕科技工作4年,已经有了“家”的感觉。公司每月都会为员工组织生日宴会、发放生日礼金,为员工子女发放助学金。去年,武国权的妻子患病住院花费20多万元,家里不仅用光积蓄还欠了外债,儿子开学在即,老母亲也要赡养,生活举步维艰。公司工会得知情况后,在企业发动捐款;区总工会也将他纳入特困保障范畴进行救助。武国权说:“感谢区总工会和公司的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将把这份感恩化为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姜堰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去!”
哈工大泰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谷秋梅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2018年来到姜堰后,谷秋梅致力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提档升级需求,实现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引进、技术孵化与项目导入,基地员工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100多人,现有高级专家20人,招引入驻企业10多家。在谷秋梅的带动下,已有7名高层次人才申请了创新人才购房补贴,准备在姜堰购房定居。她说:“这样的交流活动我感到特别温馨!希望以后多参加这类活动,能够和更多的外来人员交朋友。”
“了解外来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优化精确开展职工服务,才能将‘堰惠客’品牌从1.0版提升到2.0版。”毛戴军说,来了就是姜堰人、来了就把姜堰当成自己的家、来了就要服务好。他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职能部门要按照问题导向原则,整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完善服务机制,要将节日服务向日常服务、向每一天服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