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夫妻同心 并肩战疫

    本文字数:1599

记者 丁彬彬  通讯员 陈栾

连日来,面对突发疫情,各地职工纷纷加入抗击疫情主战场。在他们当中有一群“夫妻档”,携手前行、并肩战斗,一起守护着万家灯火。

“ 你责任重大,家里事都不用担心”

常新春是宿迁市公安局宿豫分局陆集派出所所长,妻子刘娟是宿迁市妇产医院担任主任医师。

7月29日, 常新春接到指令,来自扬州风险地区的来宿务工人员钱某等4人,和扬州确诊人员可能有密切接触史,需立即执行严格管控。常新春迅速组织警力对相关工地宿舍区进行管控,并立即联系工地负责人拿到工地人数和具体人员名单,第一时间上传流调,配合街道办组织人员上门进行核酸检测。

7月30日下午,钱某最终被确定为确诊病例(普通型),钱某所在的工地宿舍区被有关部门定为中风险地区,其所在的活动区域管控进一步升级。常新春立即安排运来隔离栏封锁所有出入口,严格限制工人离开和群众进入,同时安排人员调查周围村庄群众和工地接触史,及时阻断潜在传染源。他第一时间整理出陆集街道所有出入口数据,发动民辅警、各村居干部对所有出入口进行封堵。

7月30日晚,宿豫区委区政府决定对陆集街道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常新春随即投入新一轮战斗中。晚上11点多,他打电话给刘娟,告知无法回家。刘娟说:“你的责任重大,家里所有事都不用担心。也要懂得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常新春不知道,说这话时妻子已经满眼泪水。

陆集街道第一轮核算检测从23时30分开始。常新春的任务是统筹协调、机动处突。由于事发突然,部分点位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常新春带领两名辅警对7个检测点进行轮动支持,解释劝阻,直到次日凌晨1时,各个点位情况逐渐平稳,检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此时的常新春又匆忙赶往街道的各个主要进出口,那里聚集了不少车辆和人员,想离开陆集暂避。常新春拿着喊话器解释疫情防控规定,请群众理解支持。凌晨4点,有几个卡口又出现突发情况,需要他指导处置,直到凌晨5点半常新春才回到宿舍休息。7月31日,陆集街道迎来全员检测的第一个白天,喉咙沙哑的他吃了点含片后又赶到各个卡点巡查,直到第一轮检测结果公布后才稍微松一口气。

刘娟则在医院动员抗疫时第一个写了申请。她说,疫情面前,身为警察的丈夫,作为医生的自己,都应主动担当,义不容辞。其实,刘娟的父亲动了手术一直住院,90多岁的奶奶也需要照顾,但刘娟在丈夫坚守岗位期间,全力支持丈夫工作,自己同样常态加班值班。

“少见面也是一种保护”

张发扬是南京溧水区交通运输局职工,妻子韩婷婷是该区永阳卫生院医生。

“你这衣服上到底是水呢,还是汗呢?”7月25日清晨,刚通宵值守完的张发扬回家休息,韩婷婷看着丈夫的黑眼圈,说不出的心疼。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二人第一次遇见,“我现在要去社区做核酸采样,你睡醒了记得去做核酸啊。”刚刚见面,韩婷婷又急匆匆地出发了。

禄口机场疫情暴发伊始,张发扬和韩婷婷便同时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战疫一线去。7月21日,张发扬服从指挥迅速返岗,离宁查验点、社区卡口,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而韩婷婷也奔赴一线。

“把口罩戴好,做好防护。记得及时消毒洗手,保护好自己。”“知道了,你也一样,注意安全。气温这么高,你多喝点水,别中暑了。”张发扬和韩婷婷每天通过手机互相叮嘱,互相鼓励。“我俩都在疫情防控一线,接触的人多,少见面也是对彼此的一种保护吧。”

“难得碰面,留个合影吧”

根据工作安排,南京溧水区人民医院第四轮核酸采样的队员即将出发前往一线。在物资领取处,有一对夫妻正在镜头前合影。丈夫陆炳蔚是临床医学工程部副主任,负责防护物资准备,妻子官玉倩是输液室护士,也是核酸采样队的一员。

7月20日晚,夫妻二人同时接到医院的紧急任务通知,匆忙把还在睡梦中的孩子托付给爸妈后,两人立即奔赴医院。之后的日子里,官玉倩在疫情前线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陆炳蔚在后勤保障物资供应,虽然二人吃住都在医院,却难得碰面。唯有官玉倩每次领用防护物资时,才能和陆炳蔚见上一面,说上几句互相鼓励的话。这次见面,夫妻俩特地留下一张合照,记录这难得的温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