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百年“党建带工建”大事记

(1944——1945年)

    本文字数:1773

1944年

2月24日 无锡中国丝业公司第五制丝厂资方不执行增加工资的决议,全厂女工罢工,其他丝厂女工相继罢工。工人面对伪军警镇压坚持斗争,迫使资方同意增加工资,3月6日复工。

春  上海大康纱厂女工、共产党员俞宝琴受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派遣,进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以当描图员为掩护,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工作。

5月  常州400多名建筑工人罢工,抗议汪伪警察局逮捕3名登报要求增加工资的建筑工人,汪伪县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工人,资方同意增加工人工资。

同月  中共台北县委发动全县性要求增加工资斗争。全县80%以上的雇工增加了工资,提高了抗日热情,当年夏秋全县参军200多人,雇工占50%。

9月上旬  南京铁路华中铁路工人抗日行动委员会,在新四军二师社会部帮助下改组为华中铁路工人同心会南京分会,仍由董铭任会长。

9月 无锡乾森、美新丝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全城丝厂响应,伪警镇压,经调解按工人要求增加工资。

秋   邳睢县(今邳州市一带)职工总会成立,顾惠民任会长。

11月  中共丹北中心县委派党员、原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工人于瑞连、高国栋回厂开展工人运动,他们组织工人去苏北抗日根据地参观学习,参加新四军,在厂里发展4名共产党员,建立党小组。

冬  阜宁县工救会领导东沟裕东油坊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取得胜利。

1945年

1月  南通大生一厂500多名工人,争取年终奖举行罢工取得胜利。

2月28日  淮海区召开第一届群英大会,部队和地方代表500人参加,有50人分别被大会援予“战斗英雄、学习英雄、劳动英雄、民兵英雄、合作英雄、模范工作者”等称号。中共淮海地委、行署和军分区负责人金明、吴信泉、杨纯到会讲话,会议开6天。

2月   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工人陈和尚受中共武南(今常州南部)县委指示,在厂里组织有 10 多名工人参加的“兄弟会”,开展抗日活动。

5月1日  淮海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泗沭县(今泗阳、沭阳)召开,5月8日闭幕,淮海行署主任李一氓、中共淮海地委书记万众一到会讲话。会上成立淮海区总工会,于康、王元兴分别当选为主任、副主任。

5月7日  盐阜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益林召开,8日闭幕,成立盐阜区总工联。蒋宗鲁当选为主任,杨汉章、谭苏民为副主任。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盐阜区行署主任曹获秋、中共盐阜地委书记刘彬到会讲话。

6月1日  苏中区职工代表大会在宝应县鹤儿湾石开,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共产党员潘文虎、高国栋受中共澄西县委(今江阴市西都)和中共五地委指派,作为沦陷区铁路工人代表出席大会,潘文虎向大会报告沦陷区工人受迫害及与日军斗争的情形。

7月29日   苏北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杨汉章为主任,于康为副主任。

7月  邳睢县总工会发动全县铁匠4000多人和民工1000多人,参加破坏陇海铁路段的活动。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月5日  苏北职工代表12人赴延安出席全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

10月1日  京沪、沪杭甬两路员工会南京分会成立。负责人是共产党员吴良杰、唐季平等。工会开展反对开除工人、要求当局承认两路员工会、保证工人最低月工资不得少于两石大米的斗争。

10月5日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贴出布告,决定解雇女工、童工,共产党员俞宝琴代表职工向厂方请愿。大部分女工被留厂,俞的身份暴露,经组织同意撤离。

10月25日  淮海区总工会就工人为民主政府、抗日部队做工及战时出差服投等问题发出致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队的公函。

10月  镇江市第一个电业工人工会——镇江水电工会成立。1946年3月,国民党镇江市政府指令改组,成立镇江水电产业工会。

11月中旬   南京浦口、浦镇铁路工人罢工,要求保障职业,火车停驶5小时,迫使当局同意工人要求。

同月   叶挺市(今盐城市城区)总工会成立。

同月   国民党组建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

同月   设在淮阴的苏皖边区政府成立(11月1日)后,淮海地区涟水等地学校教职员工通电全国,呼吁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国民党当局撤回进攻解放区的军队,表示拥护苏皖边区政府。

12月8日至18日   清江市挑水、瓦匠、皮匠、针工、码头工会先后成立。工会发动工人斗争封建把头,取消工头剥削。

12月  中共南京地下组织领导的有400多失业工人参加的南京失业青年大同盟成立,失业工人游行请愿,要求国民党当局解决失业问题。

同月  淮阴市工会组织发动2200多搬运工人开展反把头斗争,工人劳动热情高涨,运输效率普遍提高。

冬   新浦职工及家属千余人,包围国民党救济总署反对贪污救济粮,迫使国民党政府发放救济粮。

是年   射阳县船舶工会组织30多条船,深夜通过封锁线,为新四军运军需物资。

龚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