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这一刻,让所有人共守这份沉静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特写
本文字数:1108
本报记者 朱波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社会各界代表表情肃穆,列队站立,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
当天的南京天空阴沉,细雨霏霏。早上7点,佩戴印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字样白色胸花的社会各界代表就早早抵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来自北京的国旗护卫队则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同胞降半旗致哀。
今年78岁的阮定东是目前南京大屠杀百余幸存者中最小的一位,是第二年参加国家公祭仪式。1937年12月,日军轰炸南京,阮定东家连同店面一起被炸掉后,爷爷阮家田带着他的父母、大哥、二哥全家逃回江北老家。逃难途中,爷爷为保护才7个月的他而去世。他表示,仇恨可以忘记,但历史不能遗忘;铭记历史,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日本铭心会南京友好访华团团长松冈环女士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调查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并收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她在昨天的公祭仪式上表示,每年清明节她都会来南京参加悼念活动,将这段历史带回去,讲给日本人听。
“我是代表中国人在朗诵。”公祭仪式上,南京一中78名学生组成的南京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朱心如同学告诉记者说,《和平宣言》表达了中国青少年对于和平的期愿,青少年学子一定要奋发图强,成为中国的栋梁。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举行隆重公祭活动的同时,南京17处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也同步举行公祭活动。南京城南武定门的正觉寺是17处丛葬地之一。当天一大早,很多胸前挂着小白花的市民就自发赶到这里依次献花,表达对在那场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祭奠和缅怀。在城南一带长大的一位老人对正觉寺有一些印象。他说,小时候武定门附近非常荒凉,周边都是菜园子,日军来到这里后就开始杀害与世无争的僧人,这是一段抹不掉的罪行。
在南京玄武区锁一社区,30多位群众齐聚社区会议室参加“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公祭日活动。群众代表讲述南京大屠杀往事,观众认真聆听。一位姓孙的大爷说,举办这样一次活动很有意义。作为“老南京”,一定要让子孙了解这样一段历史,否则历史的悲剧还会重演。
凄厉的防空警报在南京上空拉响。这一刻,让所有人共守这份沉静,共同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熙攘热闹的新街口立刻平静了下来,马路上正在行驶中的车辆纷纷停车鸣笛,行色匆匆的路人停下脚步在寒风中低头默哀致意。在金陵石化公司,职工吕久龙爬上机车拉响火车汽笛后,长江岸边趸船上油品储运部的码头工人们手捧安全帽,排列在甲板上低头默哀;炼油四部中心控制室的职工们面对着“国家公祭,南京1213”大字标语静静默哀;烷基苯厂、煤化工运行部、热电运行部、炼油一部、炼油二部等生产单位的职工或在操作控制室,或在装置前、办公楼下集体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