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驱散职工心中灰霾 扬起幸福生活风帆

——淮安市总“阳光心灵工程”实践之路

    本文字数:2127

记者 万森 陆正华 通讯员 刘星

杨翠红是江苏中央新亚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女工干部。她所在的中央新亚百货有2000多名女工,占职工总数的83 %。杨翠红至今忘不了,去年淮安市总组织15位心理专家为单位女职工面对面心理辅导的情景:许多女职工都哭了,不少人困惑多时的问题一一有了解决方案。她说:“我们服务行业压力大,职工上有老下有小,社会竞争又激烈,许多人需要心理疏导。”

2011年淮安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实施“阳光心灵工程”,探索关怀职工心理健康、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助推企业和谐发展、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之路。5年来,“阳光心灵工程”的触角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个角落。全市已建立具有个性特色的阳光心灵工作室223个;开设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1124期;培训心理咨询辅导员612名;开展心理咨询8457例,团体辅导3642场,心理援助1363次;组建职工文化社团1241个,惠及职工20万多人。

企业职工:这才是真正办实事

每个职工都是社会的小细胞。2010年,“富士康”发生多起职工跳楼事件震惊全国,引发社会对职工心理问题的密切关注。淮安市总工会与专业心理研究团队合作,在全市开展女职工心理状况专题调研。调研发现,85.6%的女职工面临工作、生活多重压力,有的已相当严重,甚至有自伤或伤人的念头。市总党组决定举全会之力,打造“阳光心灵工程”。

在推进过程中,淮安市总上借政策之力,下借基层之力,外借部门合力,内借全会之力的“四项机制”,形成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社会支持、责任考核“四大体系”,将工程纵深推进。在淮安市总女工部部长王小晶眼里,“阳光心灵工程”是一项集众智汇众力的大型民生工程。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才真正切身体验到了什么是团队,我们现在感到团队的作用非常大,我们每一个员工遇到困难都能依靠团队来解决” 。6月的一天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淮安园区线组长参加“相亲相爱一家人”团体辅导。经过热身互动、寻找有缘人、共度好时光、智慧大比拼,最后进入分享感受环节时,各个团队代表纷纷道出心里话。

而杨翠红更是清楚地记得,市总工会的“阳光心灵工程”先后三次走进她所在的中央新亚百货。“每次都受到职工的追捧,第三次是针对职工的要求增加的,甚至有职工把孩子都带来咨询了。”

在杨翠红看来,工会充分借势借力,集结社会各种优势力量,包括政府部门、卫生机构、心理学会等各方面资源,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

心理学专家:他们在传递政府的温暖

赵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位在省内颇具知名度的心理学专家,多次应工会邀请走进淮安。

“阳光心灵工程”从最早针对女职工到后来面向全体职工,从最早的渗透到全面“普照”,再到针对性的帮扶,比如单亲特困女职工的心理援助,一步步深入,已触及社会管理。

赵凯分析,心理健康特别是职工身心的健康关怀,当地政府重不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重视便会自上而下形成系统链条联动。其次,就是主办单位在这个事情上是不是肯花力气、肯用心去做。赵凯认为,淮安市总工会发起这项工作是在传递政府的温暖。“再好的想法都需要落实。工会深知职工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才会把事情做得尽最大可能地接地气!”

这是一个长达5年的工程项目。2011年,淮安市总出台实施职工阳光心灵工程的意见,在8个市直基层工会、9个县区选树一批示范点;2012年,把“阳光心灵工程”纳入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在全市推进;2013年,开展心理健康“百场公益讲座”,受益职工2万多人;2014年,开展“百名心理专家进企业”活动,直接惠及职工达3万多人;2015年,实施心理技能提升、阳光心灵提质、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援助温暖“四大行动”,参与职工有5万多人。

尤其是淮安市总推出的单亲特困女职工家庭心理援助项目,针对重点人群,一对一建档、跟踪辅导,收效明显。

“虽然人员有限、经费有限,但是我们始终对特困职工厚爱一分,其实只要帮助了一个人,后面就是帮助一家子,家庭背后就是社会呀!”淮安市总副主席刘海弘的话发自肺腑。

工会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

“阳光心灵工程”给全市职工带来福音,86%的职工认为,现在职工的心理健康受到更多的关注,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正成为共同体验。

王小晶清楚地记得,去年7月第一次见到单亲特困女职工李女士时的印象:面色灰暗、情绪低落、心事重重。李女士丧偶多年、孩子正上高中,婆婆患癌,长期焦虑让她患上了抑郁症。当时家里房子漏雨,她跑了多个部门,审批手续繁琐,自己又无钱垫支。得知李女士的情况,市总女工部立即协调职工服务中心给予医疗救助和困难帮扶,并对她实施心理援助。市总聘请的心理咨询师于洋老师两次上门走访,三次进行心理疏导,带她参加市总举办的“心手相牵,温暖你我”亲子团体辅导活动。李女士深受触动,她说:“有工会这个娘家,我更有信心渡过难关”。如今,她心情开朗了、见人就打招呼,头发高高盘起,自信洋溢在她的脸上。

尤其可喜的是,伴随着“阳光心灵工程”的深入发展,淮安工会干部真切感受到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市总工会因势利导,组织全市各县区、市直产业(系统)工会180多名分管女工工作的主席和女工干部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仅盱眙县报名参加培训的工会干部就多达60多人。

“工会工作必须走专业化之路。”11月上旬带头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刘海弘副主席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