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防范电子劳动合同 可能发生的争议
本文字数:498
魏娜
新员工只需打开APP,经过人脸识别校验,签字提交,不到1分钟就可以完成劳动合同签订。据媒体消息,淄博市目前已有46家企业试点,实现劳动合同电子化。当劳动合同搭上“互联网”快车,不仅为企业和劳动者带来便利,也助推数字政府建设。
当前,电子合同越来越多。如何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普及?如何避免、处理电子劳动合同可能发生的争议?笔者认为,工会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劳动合同作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在搭上“互联网”快车为企业和劳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工会应积极推进并未雨绸缪,防范风险方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工会在职工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应提供帮助和指导。不仅对职工做一些宣传解释工作,也要促使企业依法依规地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工会自身应加强对劳动合同电子化的理解和推进,从法律角度和实践角度把握电子劳动合同的签订,并且做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收集和整理,结合工会工作提出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大潮中,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